千宋

第165節(1/3)

    但由於地盤的縮水,族和族之間,族和皇族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

    矛盾是任何時代都有的產物,宋也有矛盾,特別是歐陽挑起興商之後。但是宋利用對外戰爭,比較輕鬆的化解或者是延緩了國內矛盾。西夏人也會這一手,當內部不團結之後,就會集結犯宋邊,這是他們近百年來一直使用的手段。

    宋朝已經今非昔比,特別是西北軍道兵強馬壯將強帥猛,幾年的磨練已經成為大宋最為精銳的禁軍。但事情還是發生了。

    事情的起因是費聽氏引起。費聽氏本在宋佔領區內,北遷之後,一直沒有落腳供養地。再加西夏擔心西北軍道北侵,備戰而荒廢生產。費聽氏生活更是艱難。身為遊牧民族,當生活困難時候,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掠奪。而西夏周邊最容易搶劫的富裕之地,隻有河西走廊的交易區。此區有兩方駐紮兵營,一者隸屬宋朝涼州,一者隸屬西夏。兩者之間有百畝的交易地。

    由於此地無險可守,所以雙方都沒有在此地佈置防禦。宋隻有維持秩序的一名轉承節郎這一個九品武官帶領一百軍士駐紮。而西夏亦然,雙方都認為此地一馬平川,缺少任何防禦價值。而這時候費聽氏五千人殺到了。

    西夏副尉帶人攔截,被全部生擒。西夏方的狼煙已起,宋方立刻出兵,知曉情況後,轉承節郎除了派人報信之外,帶領百名士兵保護商隊撤離。隻不過行不足十裏,就被追上。所有商人和士兵全部被殺,而後西夏方守軍也被滅口。費聽氏非常滿意即將過上以前那逍遙的生活,攜帶財物和商人女眷從容離去。

    這種事發生在兩百年前的話,是非常正常的擾邊,沒米沒糧找中原。即使是幾年前,西夏人也常這麼幹。但是發生到現在就非常不對。此事西夏朝廷還矇在鼓裡。大宋西北道接報後,西涼派出援軍隻看見一片屍體,帶兵正將勃然大怒。立刻上奏安撫司。韓世忠第一件事就是佈置兵力,並且讓人緊急徵召包括劉錡在內,在外訓練的六名正將回來。

    事情傳到朝廷,朝廷也看出是單一事件,基於對遼戰略,準備派人和西夏交涉,交出元凶首惡。但朝廷沒想到民間一片譁然。先是各地官員上表,稱當地商人要求宋朝對西夏宣戰。而後朝廷裡分歧加大,文官建議是興師問罪,而樞密院的則是擁護趙玉,讓西夏交出元凶首惡。他們明白,一旦對西夏用兵,對遼戰略絕對要再延期。

    陽平商業協會態度最為激烈,此次被殺的商人中可有兩個重量級人物,乃是原始股東派去交易區實習的兩名陽平大學畢業很有前途的子侄輩。陽平商業協會對朝廷軟弱行為表示極大不滿,同時表示,如果朝廷不能保護西北道商人的安全,商人們將從西北道撤離。

    商人說的很有道理,沒有一個安全的生意環境,他們是不會呆的。而同時西夏才接到使書,但對費聽氏酋長遲遲不動手。也不是他不想動手,而是有三個丟地的部族都對費聽氏表示理解。而在事情近兩個月之後,民間聲音稍有平息之時,瓜州遭遇了黨項族野離氏的襲擊。

    但這次野離氏沒那麼幸運,事情發生後,已經有一名正將帶領部下在沙瓜兩州訓練防禦。一接到警報,正將立刻出兵,一萬三千多人將三千野離氏人包圍起來。被殺死部分後,野離氏酋長兒子帶部下投降。

    似乎很平靜收場,但是事實是,商人開始大規模撤離。當地僱工全部被拋棄,商業協會全力轉運設備、糧食和皮革等成品或者半成品。經濟遭受破壞事小,當地社會引發大混亂,西北軍路立刻進行軍事管製。雖然趙玉派出歐陽連同戶部和商業協會商談,但商業協會表示,為了保證商人的安全,將全部撤離到攏縣以南。歐陽的麵子和他們性命比較起來,似乎並不值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