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

第103節(1/3)

    皇每寫字要最好的文房四寶,青樓一樣逛,經常還請一些當地的知名文人進宮喝酒作詩。可憐那皇後屢屢找孃家要錢貼補行宮費用。最糟糕是……”周安小聲道:“太上皇因為荼毒東南,百姓們對他很不待見,行宮街上買的東西都比別人貴幾分,太上皇有感於此,做了不少詩詞。幸虧當今皇上氣度,也不計較,隻讓杭州管理好行宮的出入官員。大人你是……”

    歐陽知道他是懷疑趙玉派自己去下黑手,當下解釋道:“這陽平大學什麼都不缺,就缺一鎮校之人。看我那群教師,雖然個個有能,但個比個的沒名氣。先前我和皇上聊了,皇上也頭疼太上皇的胡言亂語,這聘他個差事倒也是好事。她就怕太上皇抹不開麵子,她也不好逼人家,就讓我自己看著辦。”

    周安一笑道:“其實這事也簡單。歐大人幫在下這個忙,這點小事包在周某身上,周某其他不成,但在揚蘇兩地還能辦些事,保證讓太上皇如坐鍼氈。不知大人何時去杭州?”

    “下個月,十一月中旬吧!”

    “那好,在下會事先安排。”

    ……

    鎮校之人必須是要有的,一個大學有名氣與否在於有沒名氣的文人。從古到今,從外到內都不能免俗。比如在近代黃埔軍校的聲音有資格最大聲,周恩來是我們政治部主任,蔣介石是我們校長。本校出多少多少將領,出多少民族英雄……換一個地方,我們是XX師範的,XX是我們的畢業生。誰服氣你啊(特指,非指師範畢業生)!

    李清照拒聘在情理之中,再說她的名聲歐陽還不太滿意,鎮不住場。可惜蘇東坡,歐陽修都沒了。左看右看愣沒看到什麼人才。這才想起了打宋徽宗主意。要說這傢夥在圈子內是公認的大家。一手的瘦金體,到了現代還無人敢叫板。那一手畫也是叫絕。其設立的翰林書畫院裡門生多多,此人拉來佔山頭,分量十足。

    這想法早就有了,就是想這傢夥不會那麼落麵子,跑來給自己親點的狀元打工。但沒想周安是拍胸脯一口答應下來,這讓歐陽大喜。要麼說強龍不壓地頭蛇。宋徽宗這條老龍,小蛇就可以收拾他。

    宋徽宗本和朝裡一些官員還有來往,但是東南百姓對宋徽棕態度很惡劣,這些官員也不大敢來往。這叫民憤,這不能怪老百姓,就因為這傢夥,百姓的女兒還在當妓女,害死的人更是不計其數。沒事又跑到東南這花石綱流毒最重地方來頤養天年,不仇視才有鬼了。

    歐陽覺著自己這知縣當得越來越不像話,沒事就到處跑,和那些勤政的官員比起來,實在是貪汙有愧。但是在縣裡左右又沒事,再說州裏派人下來,或者是知州等下來,已經習慣了歐陽的不在。反正到時候有人接待的好好的。這方麵自然是歐平的功勞,這州裏武文主要官員和將領生辰時經常都會收到一些禮物,價錢也不高,但是也低不了。所以歐陽愛跑隨便跑,歐平留下就好,沒人在乎歐陽不在家。

    ……

    十一月的杭州,卻發生了不大不小的事。百多百姓齊齊朝官府上告宋徽宗,說由於其的奢靡無度,導致他們家破人亡,要求州裏給他們做主。宋律法內規定,民告官不得越級,但宋徽宗是官嗎?答案是否定的。而百姓那邊卻是據據有實,連哪道綱都說得清清楚楚。隻不過州府是不會接這樣的狀紙,但是也不好驅逐百姓。於是百多人全部跑到郊區行宮門口圍上了,州裏忙派兵丁保護。這些人自然是周安指使的,不過周安沒想到,自願加入圍堵行宮百姓在幾天內超過了四千人。後來想想也對,現在農閒……

    歐陽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帶了四名衙役到的杭州衙役名曰張三李四王五趙六,都是第一第二批的老人。帶他們一來外麵瑣事有人處理,二來也是為了安全考慮。手弩在身,刀法又得展銘指點,但凡小夥的賊人基本可以無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