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

第102節(1/3)

    的是,很多不是陽平商業協會的人,怎麼也朝自己下死手?

    “所以說,人要看報紙,商人更要看報紙。”歐陽邊看報紙邊道:“皇家報是你生活的伴侶。”這報紙有記者的採訪,把兩家紡織場爭鬥過程寫出來,裡麵雖然不涉及官府,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官商勾結。身為一個沒官勾結的商人,最恨的就是有官勾結的商人。輿論的正麵全給了李家,而負麵則全給了鄭家。不少非陽平商業協會的商人,也願意少賺點,或者虧點小本錢進行落井下石。

    蘇千道:“大人,鄭平已經準備拍賣自己的紡織場。”

    “賣不了。”歐陽道:“廬州知州說了,這紡織場部分侵佔了農田,應由官府收回還耕於民。一個不走偏門的人,是不會撈那麼多錢。一個走偏門的人,總有無數的破綻。”

    “恩。還有,預計本次陽平商業協會總虧損超過30萬貫。我爹爹說了,他拿五萬貫來補這個債。其他人都有表示。我說了您意思,就是按原始股份比例來貼。”蘇千說完有些不解道:“大人,我認為此事有不虧錢,甚至可以賺錢的辦法。比如隻要我們錢莊貸款扶持李德財,或者控製原料……”

    “要多久?一年還是十年李德財才能擠垮鄭平?李德財會不會半路收手?蘇千啊這不是鄭平一家的事,而是表明陽平商業協會的一種態度,為了保護商人的利益,我們不惜賠本。而且這事了後,加入陽平商業協會同盟中商人更多。有人保護他們,相對他們在別人需要保護時候也會挺身而出。的確,這事我們虧了。但是我相信一旦有第二件事,商業協會商人會自覺的團結。這次不是就有兩家紡織場,還有一家原料廠自己貼補部分虧損嗎?能加入商業協會的生意人,都是有點見識的。知道什麼叫舍小錢賺大錢。不要指望外麵三文錢一個雞蛋的賣主會為之出力。對了,這次表現好的要記得,以後有好處先惦記人家。”

    “恩,知道了。”蘇千知道歐陽說的是西夏那邊的事。西夏戰亂之後,在統治者看來要收拾殘局是相當頭疼的事,但對商人來說卻是一本百利的好地方。當說糧食生產基地,一個商家要能拿到百畝之田,那就賺翻了。西夏種植業多在平原,耕牛等農具使用分外方便,戰亂難民又是超級廉價的勞動力。畜牧業也有發達的地方,宋內皮革業不發達,價格居高不下,很大原因是由於原料的供給不足,這設立一個養殖、加工基地再銷售到宋,那利潤不是蓋的。幾方都有利益,朝廷希望是佔領地安定,商人追逐利益,武將希望商人出錢鼓舞士氣打勝戰。

    道理誰都知道,但誰能在這好處裡麵撈著吃的呢?隻能是那些勾結上了軍隊的商人。沒有軍隊的保護,商業是無法開展。甚至都不允許開展。還有圈地,必然要損害當地人的利益,沒有軍隊的幫忙,是拿不下來的。還有零售市場商人也眼紅,這幾十萬的獎金,軍隊要怎麼消費?這可是一個大市場。

    歐陽這邊剛送走了蘇千,又有人來拜訪。來人是東南錢莊的總掌櫃周安,非常上道,上來就放上盒子包的禮物。並且客氣道:“一點小意思,請歐大人笑納。”

    歐陽嗬嗬一笑道:“周掌櫃,你要是有我這知縣份內事,不用送東西。要是陽平錢莊和商業協會的事,送禮物也沒什麼用,該怎麼樣還得怎麼樣。”

    “一點土特產而已,大人言重了。”

    “拿人的手軟,看來我們沒法談事。”

    周安聽歐陽下逐客令忙道:“那就先談公事。”

    “周掌櫃請講。”歐陽辦事效率還是很高的,客套的話不愛說也不愛聽,他沒打算把自己精力耗費在這方麵上。如現在領導今天一個會明天一個會,其實他們需要就是一紙文件而已,可笑的是還有文件精神座談會,連文件都看不明白的人,看來也隻能當領導。納稅人如果有選擇,肯定不會去養一群廢物。要麼陽平在歐陽帶領下,節奏相當的緊張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