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萬界神龍係統

第1212章 傳統文化在哪裏(2/2)

    沈隆的回答讓馬孝駿為之訝然,自從鴉片戰爭之後,歐美列強用大炮巨艦打碎了中華文明的驕傲,他這麽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對中國如此充滿驕傲,又如此充滿自信的年輕人。

    “伯父,或許你們這一輩從大陸走出來的長者,在內心深處尚有一絲大國氣度,但是你們沒辦法將這種氣度傳給你們的晚輩,中華傳統文化不僅是琴棋書畫、不僅是中餐中醫……就算你們能教會孩子中文,讓他們去讀那些前人經典,但是離開了大陸,他們永遠也無法領會那些經典之中孕育的厚重內涵。”那些隻是皮毛而已,中央之國的氣度才是根本,萬裏河山的廣袤雄渾才是根基,源遠流長的曆史才是血脈,沒有了這些,何以為中國?

    馬孝駿張了張嘴巴,半也沒有出話來,這些年來他也一直沒有忘記教授馬友友和馬友乘姐弟中文,教授他們中華傳統音樂的精髓,但是這兩個孩子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都更加貼近西方,他連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又那敢奢望中華傳統文化在海外發展呢。

    還有寶島上的景象他能不知道麽?他也曾經在寶島上生活過一段時間,出任過中國文化學院音樂學係教授兼主任;但是在那些學習中國傳統音樂的孩子身上,他的確看到了麵前這個年輕人所的問題。

    他們的曲譜都背得很熟,演奏技法都很流暢,但是許多曲子就是演奏不出那股子味道,《十麵埋伏》的慷慨激昂、《胡笳十八拍》的思鄉之情,這些在和他一輩的老藝術家演奏時尚且能夠聽到,而年輕人的演奏總是缺了幾分神韻,而這些神韻才是精髓。

    “誠然,之前多年的動亂讓傳統文化受到了一定的衝擊,前些年大陸開放後不久,又引發了對自身曆史文化的質疑和對西方的瘋狂向往;但是在我看來,這隻是暫時的,等過上二三十年時間,我們把西方的那些東西弄明白了,經濟上去了,傳統文化的發展自然而然就會興盛起來。”如今滿大街穿著漢服出行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的高端中式建築,人們心中越來越堅定的大國自信不都是明證麽?

    “如果沒有你那兩首曲子,我隻當你是胡八道,不過從那兩首曲子裏,我也能聽出一些東西來。”馬孝駿終於開口了,起碼他覺得,寶島和香江年輕一輩的音樂人,是寫不出《絲綢之路》中的寂寥和悠遠的。

    這非得是親自去過西北大漠,見識過絲綢之路遺跡的人才能寫出來,而這正是寶島和香江的年輕人沒辦法做到的,這不僅僅是走馬觀花看上幾眼的問題。

    “友友,你將來要是有時間,一定要回去看一看,沒有見識過祖國的大好河山,是沒辦法體會到中華傳統音樂精髓的。”馬孝駿對馬友友道,他被沈隆的慷慨陳詞打動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