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我成了張角師弟

388(1/4)

    二月二十三日,胡經自領大軍到達大孤寨套下的小孤寨,開始與起義軍對峙。

    而此時,他的其餘兩路人馬卻被野地丘山隔擋,仍在向接近野牙的馬甲屯和芽子溝移動,隔了幾多大山,相距數百裏。

    山間盤旋的穀路是難以展開兵力的,狹路相逢,勇者爭勝。

    胡經按住疲軍,下令後退些許,駐紮到要道上的高處穀地。

    這麽多天順利的進軍並沒有讓胡經有什麽成就感,他感覺得出來,自己麾下的兵士遠不如前,無論是從戰力還是從軍紀上,這絕不是什麽好事情。還未等營寨紮下,他就已經在自己的地圖上標下幾個地方,推演敵人的堵截,敵人的意圖漸漸在這種推演中明朗。

    他自然看得出來,相對於剛剛戰勝的賊匪沙通天,皇帝那邊有可堪領兵作戰的將領。當然,這並不奇怪。沙通天不過一介流寇,身邊沒有士大夫,絲毫沒有戰略眼光,野牙則不然,哪怕沒有聲名赫赫之輩,但也不乏豪傑,起碼會有一些具備戰略眼光的明眼人。

    三路進軍來勢洶洶,但兵力也近一步分散。

    敵人要的就是這個時機,趁山脈隔開三部人馬,突然來戰中軍,是要化被動為主動。

    可是,他們的軍隊有這樣的戰力嗎?!任何一路,隻怕都讓他們崩牙。看過地圖,胡經坐在一片石頭間休息,放下顧慮,去琢磨那些想不明白的事。

    近來,部隊軍紀敗壞,戰力大打折扣,朝廷仍拖欠著大量的軍餉。而長月之亂的誘因就是犒賞三軍犒賞得晚了。以前,魯直在還能發上一些,即便如此,還是發生了長月之亂,而如今呢,竟是越發地怠慢。他也知道朝廷的困難,財政赤字,發行新錢的數量難抵支出。可據他所知,台郡王上來後,朝廷發行了大幣,一枚大幣抵十錢,這樣翻倍下來,應該緩和危機,為什麽軍餉還是發不下了呢?鑄那麽多的大幣還不夠用?即使是沒錢,朝廷積蓄的物資呢?發帛也行呀,這些實物比錢幣更讓人接受。一些兵士超過了服役期限,年紀已經不小,還不能退役回家,立了大功勞的,裏甲崩壞,兌現上遲鈍,按士兵的看法,回到家鄉要不來,騙人的。眼下若一股而勝還好,否則,根本控製不住軍心。

    他的帳篷紮好了。

    衛士急急地過來請他入內,見他還在傻傻地坐著,連忙透露出給他改善夥食的意思。

    胡經也是貴族,平時生活奢侈,也沒覺得按將軍的水準有什麽不好,更不怕士兵們說什麽。但如今,他怕了,他知道這樣的形勢下,他們這些軍官,再和士兵們保持那麽大反差,會造成軍心崩潰,便向下下達必要的規格措施。想到自己吃糠咽菜帶來的胃腸反應,他有時真哭笑不得地覺得,這是自己給自己找事。

    他也不再推辭,隻是說:“酒就不要了,傳令下去,將酒全部拿出來,賞那些立功了的將士。”

    這時,一聲軍哨。哨務領個旗牌稟報說:“賊軍趁咱們立足未穩,殺了過來,前軍葛校尉已經迎戰了。”

    胡經鬆開領口甲扣,接過衛兵的筷子,盤桓著自己是不是應該上去看看。

    “足足有好幾千人。”兵士回答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