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我成了張角師弟

387(1/4)

    ※※※

    甘野在河東內嵌,西倚斜行走向的燕行山,東麵被王河斬斷,南麵開闊,越過商亥江,就是中原,枕了方圓百裏的牛伏山,隻有幾條為數不多的陘道。環顧整個地域裏,除了慶德一帶,是再也沒有可以足作後方基地的大片城邑了。往日向這裏用兵,也都是把從慶德當成輸送大本營和戰略依托地,而一旦考慮到戰爭會陷入僵局後,就要提前想好,是開棧道輸送糧草,還是先將陘道暢通。

    正因為這個原因,秦綱的智囊團看準了秦汾還不能盡占河東,果斷果決,相當明智。

    可也不是半點風險不冒。

    慶德畢竟沒做好相應補給的準備,更沒有調動一切需要的重臣坐鎮;因而,除了胡經這一路,另一路從白登山發的兵馬,一擊不勝,就不能再指望後方的補給。白登山在並郡邊緣,屬於邊軍,也隻有抽調強悍的邊軍,秦台才放心。

    胡經是一名很老到的將軍,調度非常有方,他領著二萬多的人馬出陘口,渡了白豚渡,便分出人馬,繞行直奔五澗郡,別住沙通天的手腳。

    四天之後,百餘名騎兵強占一鎮,和沙通天接了一仗,沙通天立刻明白雙方的差距,稀裏糊塗就潰了。

    沙通天隻好心口發涼地率領嫡係逃竄。

    他並不是有意棄盟脫逃,而是一刹那之間被別住了手腳,陷入第一個被打擊得目標,被逼無奈,才被迫向山中逃竄,而嫡係所部,也同時分崩,剛剛吸納的力量,看到朝廷的鐵騎,哄散了不少。

    胡經把人馬分成三路推進,並不是按長月的步驟來做,自己吸引對方主力,讓從野山後發的人馬威脅野牙,因為,他不得不考慮自己孤軍深入的可能性,河東,已經成了各種土匪的天下,自己是走到哪,得打到哪兒,要不是三路推進,漫長的推進路線就會一直暴露,那些見己則潰,但並沒有土崩瓦解的叛軍武裝,會在自己遇到強烈抵抗時,斷絕自己的補給線,從身後衝擊自己。

    秦台鑒於他取得的戰果,給予同意,但卻非常愚蠢地走到一個反麵,要求他盡快協助地方,進行肅清,為屯山軍出擊提供出後方條件,為在當地籌備糧草,創造條件。

    這樣一來,胡經就被拖住了前進的步伐,各地被沙通天攪得不得安寧,地方官員無不想拉點兵,紛紛謊報敵情之嚴重,使得他兩萬五千人,不得不受地方調動,把守一些不得不守的境地。

    兵分成三路,駐守補救線路,兵力不足本就不足,再被各地喊救命的官員三天兩頭報個大小事,逢大匪剿大匪,逢小匪剿小匪,虛虛實實,鬧得焦頭爛額不說,也使得部隊將士,極為疲倦。

    軍中主薄給自己的京城好友寫信,提到胡經對此的憂慮:“昔往出兵,皆地方官員配合,吾等進剿,卻須仰賴地方,不先擊潰敵主力,兵力即散,凡過縣,地,均不得情報,反被誇大之現狀所迫,輕軍而往,數十匪類,擾一二富紳爾,一縣尊,太尊過壽,欲捧場麵,竟血書而至,如此下去,叛軍有整待勞,所驅之眾,非吾等預料也。

    的確,化名為樊英豪的樊英花采納了少數人一反主流,建議四處收攏可戰之兵,征召丁壯,而後向南出擊,聚眾擊其主力,震懾各郡的決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