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家歡樂

14、風雅(3/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在一旁的文化館教授級館員張敏之接口道:“李院長說的對極了,元稹這首絕句,不但取譬極高,而且用筆極妙,前兩句以極致的比喻寫懷舊悼亡之情,‘滄海’、‘巫山’,詞意豪壯,有悲歌傳響、江河奔騰之勢。後麵,‘懶回顧’、‘半緣君’,頓使語勢舒緩下來,轉為曲婉深沉的抒情。張弛自如變化有致,形成一種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詩的情調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麗而不浮豔,悲壯而不低沉,創造了唐人悼亡詩絕句中的決勝境界。‘曾經滄海’、‘除卻巫山’二句尤為人稱誦。”

    李先知繼續接著往下說:“滄海無比深廣,因而使別處的水相形見絀,巫山有朝雲峰,下臨長江,雲蒸霞蔚。據宋玉《高唐賦序》說,其雲為神女所化,上屬於天,下入於淵,茂如鬆櫟,美若嬌姬。因而,別處的雲就黯然失色了。‘滄海’、‘巫山’是世間至大至美的形象,詩人引以為喻,從字麵上看是說經曆過‘滄海’、‘巫山’,對別處的水和雲就難以看上眼了,實則是用來隱喻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有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其深廣和美好是世間無與倫比的,因而除愛妻之外,再沒有能使自己動情的女子。”

    不知是勾起了溫晨軍的情趣呢,還是其他啥心事,他頓時雅興大發,侃侃而談,“我讚成你二人所言,第四句即承上說明‘懶回顧’的原因。既然對亡妻如此情深,這裏為什麽卻說‘半緣修道半緣仙’呢?白居易在《和答詩十首》中稱讚元稹‘身委《逍遙遊》,心付《頭陀經》’,說明元稹是尊佛奉道的,我們也可以把這裏的‘修道’理解為專心於品德學問的修養。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學也好,對元稹來說,都不過是心失所愛,悲傷無法解脫的一種感情上的寄托。‘半緣修道’和‘半緣仙’所表達的憂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半緣修道’更覺含義深沉。”他停了停,“胡老板,王總工程師,東牆的條幅改成這一首,怎麽樣?”

    胡江河說:“我這個大老粗,砌個磚拌個砂漿還行,這方麵就是歪的了。王總,溫市長是在問你呢!”

    王華說:“溫市長不愧是中文係的高材生,文學功底之深厚,實在是令人佩服。我們馬上改過來。”

    文化館館長邱裼鐵捋了捋他那幾根稀疏的白發,慢條斯理地說道:“其實,元稹的《菊花》一詩,也是在通州寫成,菊花,不像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它一直受人偏愛,有人讚美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高潔的氣質而元稹的這首詠菊詩則別出心意地道出了他愛菊的原因。它的原詩是這樣的——”他故意拖長聲音,然後象唱帖一樣念道: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對,對,對,邱師說到點子上了,詩人正是從詠菊這一平常的題材,發掘出不平常的詩意,給人以新的啟發,顯得新穎自然,不落俗套。”邱裼鐵話音一落,文化局長邊懷山摘下近視眼鏡,用絨布輕輕地擦拭著,同樣慢吞吞地說道。

    “詠菊,一般要說說菊花的可愛。但詩人既沒有列舉‘金鉤掛月’之類的形容詞,也未描寫爭芳鬥豔的景象,而是用了一個比喻——‘秋叢繞舍似陶家’。一叢叢菊花繞著房屋開放,好似到了陶淵明的家一樣。秋叢,就是叢叢的秋菊,對吧,李院長?”溫晨軍出口不凡。

    “說到非常正確,溫市長從政真是文化界的一大損失。”李先知又是哈哈大笑,“東晉陶淵明獨愛菊,家中遍植菊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他的名句。這裏將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滿園盛開的景色更不難想象。”

    邱裼鐵接著說:“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因此詩人‘遍繞籬邊日漸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專心致誌地繞籬觀賞,以至於太陽西斜都不知道。‘遍繞’、‘日斜’,把詩人賞菊入迷,留連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現出來,渲染了愛菊的氣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