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漢

第十一章 渭水一竿霜月白(3/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衛將軍……文琪!”劉虞勉力掙紮,語氣中已經有了哀求之意。“或許隻是董承與伏完,又或是伏完自矜數代天子姻親,性格剛烈一些……”

    “伯安公!”公孫珣聽到此處,也是豁然起身,離席向堂下而去,這個時候眾人才注意到他身上居然沒有佩刀。“今日事情到了這一步,咱們也就不要打啞謎了,我這個人習慣凡事攤開說,你也知道……現在的情況是,已經死掉的人裏麵,董承罪無可辯,伏完自取其禍。然後剩下二王這裏,你滿口可能、或許,無非就是強辯。”

    劉虞一時語塞。

    “不過呢,我也不想輕易召集人證,以免壞了那些出首之人的名聲和身份,”公孫珣從對方身側走過,輕鬆而言。“畢竟人家來找我,我得為人家著想。更不想直接將人下獄,落得一個屈打成招的名號……換言之,此時於二王而言其實也算沒有憑據,乃是所謂疑罪,對否?”

    “不錯!”劉虞慌忙答應……公孫珣不願意暴露出首之人,卻正中他下懷。

    “那伯安公,我讓到這一步,認他是疑罪。”公孫珣繞了一圈來到對方身前,正色相對。“可自古以來說到圖謀不軌,說到爭奪執政之權,可有疑罪從無的說法?你看,這又不是偷雞摸狗!”

    劉虞登時又被逼到牆角,便是其人身後楊彪、黃琬等人也紛紛不言……事情就是這麽希望渺茫,哪怕公孫珣願意講道理,而且還不出人證不用刑,可自古以來,這種抄家滅族一般的事情,又怎麽可能疑罪從無呢?

    從來都是稍有疑慮,便一並株連!

    從董承亮出兵甲那一刻起,講道理就是注定講不通的。

    “但若無憑據而擅殺,恐怕也難服人心!”劉虞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隻能勉強來辯。“衛將軍,這件事情和西涼不一樣,你去兼並西涼,是名正言順之事。可長安呢?今日這刀要是不就此收住,亂的就不隻是長安,而是整個關中,乃至於整個天下了!從建安元年之前算起,長安、關中、天下大略上已承平數載,人盡皆知,這都是你的功勞,你難道忍心將自己一手促成大局,再親手壞掉嗎?”

    “不可以嗎?”公孫珣沉默片刻,似乎有所觸動,卻又忽然再度揚聲反問。“我成之事,我自壞之,我成之人,我自毀之!再說了,天下之前的穩定本就是一時的局麵,不可能長久的。”

    “如今天下權重三分在曹劉,兩分在其餘諸侯,一分在天子,四分在足下!”身後公卿無數,但劉虞卻是半點場麵話都不想說了。“其中曹劉二人之間能顧全大局,相互扶持兩年,已經算是二人英雄了得了,難道他們二人還能在足下眼皮子底下繼續合縱天下其餘所有諸侯嗎?恐怕再往後他們自己的同盟都要撐不下去了,那麽足下想做什麽,其實都可以。唯獨如此肆無忌憚,將來之人又怎麽看足下呢?而且如此肆無忌憚,足下又怎麽可能長久呢?衛將軍,文琪,此例一開,就不怕後來人重為後來事嗎?漢室四百年,你要為子孫後代計啊!”

    這話說的前言不搭後語,但堂中諸多公卿,居然大部分人都聽懂了,然後或是難掩哀色,或是憤然難平……畢竟,此時能來的,多是心懷漢室者。

    公孫珣儼然也聽懂了,其人再度沉默,卻是負手繞到對方身後,踱步往來數個來回,方才輕聲反問:“伯安公,你的難處我懂,而且我也確實不願開此惡例,但這種事情,我若就此收手,莫說一些蠢貨會誤判形勢,便是我的屬下都不會心服的吧?董承動了甲兵,我總得立威吧?!”

    這次輪到劉虞沉默了。

    “罷職流放如何?”黃琬明知希望不大,還是硬著頭皮問了一句。

    “光祿大夫說笑了,這種事情,不殺人何以服人心?”回複黃琬的不是公孫珣,而是一開始隨公孫珣入堂卻立在了大堂側門內的戲忠。“再說了,今日死了數百人不止,自然是以殺起,而以殺消。”

    堂中不少人認識戲忠,倒也無人責怪他擅自插嘴,但……

    “但若是殺了他們,不就繞回去了嗎?”楊彪見到機會,也是趕緊起身跟上。“衛將軍,事情到了這一步,你若真心存稍許轉圜之意,其實隻能兩方各退一步,別無他法……不如全族流放遼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