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漢

第十五章 河北風清人自知(7k勉強2合1)(1/5)

    這個世界是不講道理的。

    這一夜,乃至於此次北渡黃河進入河北以來,袁本初其實一直都遵循著所謂‘道理’來做事的。

    他聽從謀士們的建議,在對韓馥取得軍事勝利後卻選擇了政治攻勢,他又聽從建議選擇對公孫瓚進行戰略壓製而非主動進攻,而又因為大局在握,所以這一夜交戰期間一直保守至極。

    相對而言,扔下平原城,扔下黃河防線,領著五千騎兵渡舊瀆突襲的公孫瓚,毫無疑問是一個不講道理的典範。

    但結果卻是,講道理的袁本初被對方破營斬將,不講道理的公孫伯圭卻一路殺入對方中軍大營,一掃十年鬱氣!

    於是乎,被逼急眼的袁紹幹脆也學著公孫瓚不講道理了。

    而最有意思的事情就在這裏,當袁紹也不講道理的時候,情勢反而逆轉。

    袁紹號令全營四處舉火,並下令全軍迎戰……火盆、火把、火炬,乃至於火堆,一時四起,將夯土將台和大營中的大部分地區照亮的宛如白晝,也將袁紹本人的位置暴露無疑。

    公孫瓚自然大喜過望,然後親自引騎兵前突,試圖逼近將台,卻不料因為見到袁紹而振奮的遠非他一人——袁軍大營中各處兵馬親眼看見袁紹持劍立在將台上呼喊指揮,也紛紛奮勇作戰,各自奮力抵擋;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被驅趕當做開路先鋒的潰兵,在視野清明,又見到最高指揮官的情況下,居然開始漸漸恢複了秩序,其中有人躲入營帳,有人知機往側翼逃竄,還有人因為手上有武器,幹脆聽從指令,折身回戰。

    一時間,公孫瓚雖然遙遙望見袁紹,卻居然不能近身。

    非隻如此,因為袁軍大營中的兵馬格外厚重,而且大營雜物頗多,不利於縱橫踐踏,所以三千幽州騎兵一旦停止了推進後,反而立即陷入苦戰。

    更不要說,前後營中的鞠義和張頜看到中軍大營如此情形,一定也在來的路上了。

    當然了,事情到了這一步,公孫瓚不但已經出了一口壓抑了十餘年的鬱氣,更是在絕境中獲得了一場絕對的大勝。故此,其人揚聲大笑,卻也懶得計較,而是下令手下義從全部吹號,準備再度抽身撤離。

    號角連連,中軍大營的三千幽州騎兵立即勒馬回身,有條不紊,邊戰邊退。但袁紹豈能如期所願?其人親自呼喊,連番下令,讓袁營中的士卒紛紛上前,試圖粘住對方。與此同時,又有翎羽虎衛飛馬往張頜、鞠義處,要二人饒營而走,往中軍大營右側破口處阻攔公孫瓚。

    不過,這些倒也罷了,最要命的戰鬥卻已經發生在了右側突破口所在的營門處……三千騎兵數量固然不多,卻人高馬大,故此狹窄的營門和破口此時成為了阻礙騎兵撤退的最大危險地,不停的有殺紅眼的袁軍小部隊沿著柵欄擠過來,試圖用命賭一把不世之功。

    畢竟,剛剛袁本初在將台上親口宣告,有能殺掉或者擒拿公孫瓚的,立即加中郎將,賞萬金!

    當然了,這種小規模部隊在保持隊形與秩序的大規模騎兵麵前就是送死的,但即便是送死此時卻似乎也足夠了,因為他們極大的拖延了對方撤退的時間。

    這就是騎兵襲營的固有危險了——所謂進去容易出去難。

    而到此為止,不管公孫瓚多麽神色從容,卻依舊不能說是脫離了危險。

    “此時便是爭一口氣而已!”許攸在將台上看到如此情形,不由大振。“本初自在此處激勵士氣,務必與我一支親衛,我上前督戰!”

    袁紹此時早已經被戰局刺激的紅了眼,二話不說,立即將之前從對方腰中奪來的長劍塞了回去,而後者也毫不猶豫,立即持劍引著一隊袁紹中軍虎衛親自向前,試圖聚集一支部隊沿著營寨柵欄從側翼擠過去,堵住右麵破口。

    “這不是昔日洛中故人嗎?”稍待片刻之後,戰場之上公孫瓚目力極好,遙遙望見許攸親自領一支精銳前來指揮堵截自己,卻不由揚聲大笑,依舊從容。“子遠兄,我與你十萬金,可能放我離去?”

    對此,許攸冷笑不止,根本懶得理會對方的嘲諷……一來嘛,他沒有公孫瓚的嗓門大,對方喊得出來他卻喊不回去;二來嘛,他也知道公孫瓚拿不出那麽多錢來。

    不過與此同時,許子遠卻又心中暗自警醒,因為公孫伯圭太從容了,這說明其人必有後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