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漢

第十五章 河北風清人自知(7k勉強2合1)(2/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話說,許攸此時是不知道對方還在外麵留著兩千騎兵的,也來不及知道了,因為戰場瞬息萬變,不過片刻,右營的高覽和崔琰來了!二人帶著千餘殘兵,不計生死,好像跟公孫瓚有什麽深仇大恨一般親自來到中軍大營和右營之間的縫隙,試圖堵截對方。

    然後,公孫瓚見狀不驚反喜,而許子遠見狀不喜反驚。

    尤其是後者,畢竟是天下的一等一的聰明人,幾乎是瞬間便已經想明白了這裏麵的道道——高覽、崔琰如此不計生死來堵截,那必然不是怯戰;可若不是怯戰,那為什麽之前不來堵?必然是有兵馬牽製住了他們;而此時來堵,必然是牽製兵馬之前聽到號角齊鳴不斷,已然抽身而去。

    但是問題在於,那隻牽製兵馬既然如此號令嚴謹,紀律嚴明,又怎麽會真的一去不回呢?又怎麽會真的將公孫瓚和三千袍澤扔在袁營不管呢?這些騎兵全都是幽州口音,怎麽可能在冀州這種地方扔下過半同鄉和主將自己逃跑?!

    想到這裏,許攸幾乎是瞬間沒了奪那萬金的心思,因為已經來不及了。

    果然,就在高覽、崔琰試圖奮力堵截公孫瓚,而袁營中的士卒紛紛士氣大振之際,忽然間,營外營內齊齊吹號,然後馬蹄聲滾滾而來——幽州軍故技重施,又在右營與中軍大營的縫隙間上演了一出馬踏聯營、摧枯拉朽的好戲。而且這一次是前後夾擊,田楷在外,公孫瓚在內,幾乎是瞬間便摧毀了高覽、崔琰這支殘兵!

    這下子,不僅前路盡開,便是各處追兵也被潰兵一時阻攔,難以追上。

    而公孫瓚得了接應,還順勢再度殺傷上千不止,卻依舊不急出營,反而在營中抬槊遙遙相指袁紹將台,冷笑宣告:“四世三公,不過土雞瓦狗!”

    然後,其人複又扭頭看向身側關靖,揚聲而問:“士起,袁本初昔日以為我不值一錢,今日複以萬金購我首,你說,我公孫瓚到底值多少?”

    關靖渾身浴血,心潮澎湃,再難自已,也是在馬上奮力大聲回道:“主公今日可以傾國!”

    公孫瓚再度揚聲大笑,這才打馬而走,從已經空蕩蕩的右營取路,從容而退。

    到此為止,高覽、崔琰倉惶逃竄,張頜、鞠義不及追趕,許攸喟歎而返,袁紹、逢紀目瞪口呆,而陳宮幹脆剛剛折返。

    換言之,這一仗,不管前因後果如何,各種曲折如何,隻是就事論事,公孫瓚隻提五千幽州突騎,來攻袁紹四萬餘人的營盤,非但連破袁紹兩座大營,殺左營主將崔巨業,傷右營主將崔琰、中軍大營副將高覽,還一度攻入袁紹大營,並一度動搖對方主營,最後居然全師而退!

    而更可怕的是,翌日天明,大略統計,不管是死在刀矢前、馬蹄下、友軍推搡中,還是幹脆被大火活活燒死,袁軍最後整理出的本軍屍首竟然不下三四千,再加上傷員六七千,逃逸的清河本地輔兵數千,這一仗累計減員萬餘不止!

    相對應的,戰場上尋到的公孫瓚幽州騎兵屍首,卻隻有三五百具!

    事實擺在眼前,無論如何,這一仗,公孫伯圭都是毋庸置疑的大勝,而袁本初都是前所未有的慘敗!

    “我今日才知道,亂世之中,決不可小覷天下人!”出乎意料,大敗之後的袁紹居然沒有太多沮喪之意,反而坐在將台之上,親自指揮整理營盤、收攏死傷,許久方才對許攸等心腹露出了一絲疲態,卻隻是攬責於己。“而今日之敗,全在我界橋戰後驕傲自大,自以為河北在握,才至於被公孫伯圭握住戰機,導致如此慘敗……”

    袁紹如此姿態,更兼昨夜幾乎隻有他一人臨危不退,力挽狂瀾,堪稱唯一亮點,所以剛硬如陳宮,自幼生在西涼野性如鞠義,幕僚也好、將領也罷,此時都沒了脾氣,也是紛紛請罪。

    而袁紹自然是又挨個安慰過去,然後其人又親自帶著眾人去慰問受傷的高覽與崔琰,以安後二者之心——這就更讓後兩者慚愧至極了。

    不過,隨著日頭漸漸西斜,忙完這些事情,袁紹卻還是沒有休息,恰恰相反,他迫切需要一場正式的軍議來討論如何應對接下來的局勢。

    “事已至此,我軍傷亡慘重,要不要暫且退兵,以避鋒芒?”由於大帳在戰中受損,所以袁紹便率眾回到夯土將台上議事,而其人甫一落座便開門見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