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漢

第二十七章寒隨霞堤去(1/4)

    十月底的時候,整個趙國就開始進行大規模動員了。

    等到十一月初,邯鄲、易陽、襄國三縣的兩萬民夫就已經按照之前秋收時進行的什伍編製,大量的聚集到了邯鄲北、襄國南的圪蘆河畔……這當然是合情合理的,因為這三縣百姓是水利工程的直接受益人;

    而左近的趙國豪強大戶們,也紛紛按照公孫珣的正式命令,依憑著自家莊園建立起了大量的民夫營地,用以接收安置;

    與此同時,邯鄲縣丞王修和襄國縣長董昭則各自帶著本縣吏員傾巢而出,承擔起了圪蘆河南北兩岸的民夫管理工作;

    無數的錢糧、燃料、鹽醋、工具也從府庫、縣庫、豪強家的圓頂倉、地窖裏一起匯集到了王、董二人手中;

    北麵兩縣,柏人縣的壯丁們開始大規模收割蘆葦、打磨石料,中丘縣的人也開始承擔起了物資運輸工作……和南三縣隻管飯不給錢的無償勞力不同,這兩縣的勞動是可以換取一些微薄錢糧補助的,對於冬日間無事可做的窮人來說,這更像是一門生意;

    當然了,一隻以公孫珣的義從為主幹,混雜了大量郡卒,還借調了趙王幾乎所有車馬的軍隊,也開始在趙國境內進行有條理的部署與巡邏,聚集了大量民夫的圪蘆河畔更是有著常規的軍事駐紮……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落後的農業社會裏,這種大規模勞役任何時候都蘊含著極大的不穩定因素,必須要嚴加防範。

    不過事實證明,水利工程畢竟是水利工程,作為農業社會中集政治意義、經濟意義和民心工程為一體的集大成者,從最貪鄙的豪強到最愚昧的平民,任何一個非流氓階層都還是願意傾力配合的……因為幾乎每一個正常人都明白,一旦工程完成,他們或多或少都可以從中獲益。

    但是,這一切的前提是要有一個‘強力’之人給所有人信心,讓所有人都相信這個前期耗費巨大的工程可以真的完成,也要讓所有人都相信,此人會在整個工程前後,從付出到收益,都一直保持著一定限度的公正。

    做到這一點,事情自然會水到渠成。

    實際上,公孫珣之前的種種作為,從排除異己到清理治安,從清查田畝、戶口再到建學捐書,固然有他本身的意義,但卻也是為了這一日而作醞釀。又或者說,當他做了那麽多事,對趙國上下的控製力到了如此地步以後,不去嚐試著做一個水利工程反而有些說不過去!

    至於說一旦工程完成……自大禹治水以來,鄭國渠、都江堰、芍陂,各種著名水利工程向來都是一個農業社會的標杆,它代表了神權、道德、功績、財富、威望……如果你能做成一個水利工程,那就意味著你對某地的‘統治’已經達到了某種層次。

    當然了,一條小小的圪蘆河,不過是漳河的一條支流,扯的未免有些遠了。

    實際上,圪蘆河的治理方案甚至都沒有涉及到水庫這種高端設計……經過討論和征詢,公孫珣最終選擇的是沮宗所獻的‘霞堤’。

    所謂霞堤,是一種開放式堤岸,就是在修築大堤的同時,主動在大堤上開口子,建立起一條條與河道方向斜向並行的溝渠,從形狀是來看,就好像是給河道長出一條條樹枝一般。

    這種水利設施的特色在於兩點:

    首先,防洪能力極強,驟然到來的洪水會通過對溝渠的倒灌大幅度減緩對兩側主要堤岸的壓力,而大規模降雨以後,也可以通過這種設計讓田地裏的內澇迅速通過溝渠得到排解。

    這是針對趙國本地的地理特點設計的,圪蘆河自西向東,從太行山區傾瀉而下,很快就來到平原地帶,水位落差極大,所以山中稍一降雨便容易形成洪峰。

    其次,從工程操作上來說簡單直接,就是整修河道、建立大堤,然後再挖水渠就行了。真操作起來,工程進度幾乎肉眼可見,每一個工程參與者都能隨時看到自己努力的結果,這有助於提高大家積極性,也便於管理者督促管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