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漢

第二十七章寒隨霞堤去(2/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當然了,或許弄個水庫的效果可能確實更好一些,但架不住公孫珣手裏沒有充足的水利人才……實際上,即便是沮宗的這個方案都不是他自己搞的,而是說他們家族利用自己地頭蛇的優勢從魏郡招攬了一位有黃河防澇經驗的人士,由後者設計完成的,甚至這裏麵還得到了審配家中的襄助。

    總而言之吧,隨著冬日的到來,整個趙國開始沸騰了起來。

    不過,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當整個趙國上下都在為這項工程而努力的時候,甚至就連蔡邕這種廢物都可以領著一群老頭子裝神弄鬼搞祭祀穩定人心時,始作俑者公孫珣卻陡然發現自己無事可做了。

    他能做什麽呢?

    什麽分段包幹、獎優懲劣之類的法子,上下嘴皮子一碰也就沒了,說出去以後自然有王修、董昭去落實,而且看他們的樣子這些法子也不是什麽新鮮玩意,更像是給自己留麵子才假裝點頭稱是的;還有誰誰誰陽奉陰違,說好的糧食沒送到,讓審配拉下臉領著幾個騎士走一遭便是;就算是下遊大陸澤有水匪窺探,讓韓當、牽招、楊開這些人去對付也就足夠了……

    然而,就算是沒事做,別人都在河岸上,你公孫珣總不能一直呆在邯鄲城吧?再說了,邯鄲城也有呂範坐鎮啊,也不需要你啊?!

    於是乎,思前想後,公孫珣做了一個讓人沉默無語的事情,他將趙國所有能想到的不安定因素,從那些豪強大戶首領,再到諸如趙平之類的閑人,甚至還有那個張晟,全都叫到了河堤上,然後編成了一個隊,一起搬石料去了。

    是真搬石料去了!

    從公孫珣本人,到郎中令趙平,每天必須要運三次石料到工地上,然後諸如退休郡丞張舒之類的老年人則負責燒水做飯……

    沒有任何一個人提出異議,畢竟孟子都說了,所謂‘大禹治水,八年在外,三過家門而不入’,人家李冰修都江堰都累死在了河堤上,你們是個什麽東西,還挑三揀四?!

    再說了,不就是搬石料嗎?一天三趟,從大堤外麵搬到裏麵,做個樣子而已,純當鍛煉身體了,要你命了嗎?!最後,大家心裏也都明白,誰不知道公孫縣君把你們這些人叫到一起是便於管製,你不來,是想趁機生亂嗎?!

    所以,居然沒有一個人吭聲!

    而且不得不承認,榜樣的力量的無窮的,據說不僅工地上的民夫大受鼓舞,便是蔡伯喈來看了兩趟以後都準備作文稱讚此事……

    “君侯!”

    大概是著急趕路的緣故,明明是冬日間,可從邯鄲城匆忙趕來的沮宗卻滿頭大汗,不過,好在他很快就在已經頗顯整齊的河堤上尋到了公孫珣的身影。“子衡兄讓我告訴君侯,蔡公下午要陪著方伯過來。”

    “算算日子也該來了。”微微的寒風中,公孫珣尚未開口,一旁的婁圭倒是攏著袖子笑言道。“再不來,這功勞便沒他的了。”

    沮宗也是幹笑一聲,卻沒有反駁……不是礙於婁圭更受公孫珣信重,而是說人家婁子伯所言乃是天大的實話,劉焉此行必然是來搶功勞的,此事人盡皆知。

    之前便說了,在農業時代,水利工程的意義無論怎麽高估都不過分,從主持者的政治功績到社會個人評價,從當地的經濟利益到民心士氣,幾乎全都會帶來顯著的提高……所以,劉焉要不來蹭一蹭就怪了!

    而且平心而論,之前公孫珣多次拿人家劉君郎作伐,各種借著對方名號搞事,如今也該人家過來收一收利息了,也算是你來我往,公平交易。

    實際上,除了劉焉以外,這份功勞,注定還要有向栩、董昭,乃至趙王的一份。甚至可以想見,等到了中樞以後,趙忠一定還會再加上趙平的一份,說不定趙平這廝經此一事就能直接一躍成為兩千石太守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