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業大亨

第四百三十三章 底線(2/3)

    對其它的國資還好,對汽車行業的國資,他真是哪哪都看不上。

    當初定下來,國外的汽車公司,在國內投資,必須由國資控股,主要的出發點,是希望國資能借此學到世界一流汽車公司的技術。

    結果呢,學個屁的技術,全特麽鑽到錢眼裏去了。

    國內後來汽車市場的那些讓人不能忍的亂象,合資車的價格,至少也會跟歐美的售價持平,完全沒有體現出我們的低成本優勢、國產後價格沒下來多少不,還特麽加價、加價不,售後還特麽沒保障、不但售後沒保障,所有的問題,都特麽怪到用戶頭上,不是你駕駛習慣不好,就是你走的路不好,或者是你加的油不好……

    而他們把責任推到車主頭上的同時,可能在全球除了我們國家,因為同樣的問題,實施大規模的召回。

    更別後來因為排放造假,滿世界的被巨額罰款,就是我們連屁都沒有一個……

    那些中國市場的銷量,占據了他們半壁江山的汽車廠家,之所以主要靠我們賺錢,又特麽一點都不把我們當一回事,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恐怕都得落到在那些合資廠中持股的國資頭上。

    國內的那麽多車主,辛辛苦苦買一輛車回來,結果卻買到一肚子氣,運氣差的搞不好命都堪憂,很大的原因,同樣得落到那些國資頭上。

    可以肯定的,合資廠幹的很多不是人事的事,都是他們在撐腰,在兜底。

    不然,有哪家公司敢這麽明目張膽的在他們最重要的市場上搞區別對待?有哪家公司,敢這麽敷衍他們最重要市場的用戶?

    因為那些在合資廠中持股的國資,或者國資代表,他們就是想以最低的成本,來得到沒有最高隻有更高的回報。

    至於因此也讓那些國外的汽車公司賺得盆滿缽滿,同時還讓老百姓落一肚子的委屈,那,算得了什麽?是事嗎?

    而占主流的合資廠的一些不負責任的做法,又被我們那些不爭氣的國產車廠商全都學了過來。

    搞得後來普通老百姓買一輛車,不但首先得充實相關的專業知識,比一般的汽車導購都要精通,還得祈禱著自己提回家的這輛車,一定要爭氣,千萬不能是提回來一坨麻煩。

    因為一旦出了問題,一個個人用戶,怎麽和財大氣粗的四S店或者汽車公司講理……

    國內汽車業的一係列不可思議的亂象,起來,那些在合資廠中控股的國資和相關的負責人,真得承擔主要責任。

    所以這一條,是馮一平定下來的底線。

    如若不然,其它的事不,將來多半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比如在定價的時候,絕對會出現這樣的爭論,“售價70萬?哪用這麽低?能花70萬買一輛車的人,不會在乎再多花上0萬,所以,我們至少得定100萬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