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尋龍記

第三百一十八章 樂進李典(1/3)

    第三百一十八章 樂進李典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南宋.文天祥《正氣歌》

    話說陳留到定陶之間的戰略縱深,也就一百多公裏。如果呂布和陳龍的的聯軍發動奇襲,理論上可朝發而夕至。兩地中間略有水澤湖泊,即使大軍繞路,也不過需要兩日的行軍。

    曹操成為兗州刺史之後,先把治所確定在鄄城,後來因為離濮陽和陳留太近,又將治所遷到位於兗州中部的任城,離孔子的老家曲阜不遠。定陶離任城有二百裏,如果速戰速決,應該不會給曹操鎮守任城的部隊救援定陶的機會。

    定陶守將樂進、李典,都是中原名將,很早就投靠到曹操手下,忠心耿耿。曹操領主力攻打青州,勢在必得,擔心大後方安危,有了李典和樂進,才放心而去。又留大將曹仁和荀彧鎮守任城治所,自認為萬無一失。可惜曹操和荀彧都沒有想到,後方不止有不思進取的呂奉先和自顧不暇的袁公路,竟然多了一個攪動風雲的荊州牧陳文龍,帶的還是並州張燕的二十萬黑山軍。

    樂進,字文謙,陽平衛國清豐人。以膽識英烈而從曹操,隨軍多年,南征北討,戰功無數。正史中,樂進陣斬淳於瓊、嚴敬,大破雍奴、管承。從平荊州,留屯襄陽,進擊關羽、蘇飛等人,擊退其眾,南郡諸郡的山穀蠻夷都前往樂進處投降。

    樂進容貌短小卻武藝出眾,有膽烈而跟隨曹操,為帳下吏。他被遣回所屬郡募兵,募得千多人,歸還後升軍假司馬、都尉。[1]?

    興平元年,樂進從擊呂布於濮陽,從擊張超於雍丘,從擊橋蕤於苦縣,都是先登陷陣而有功,受封廣昌亭侯。建安三年,樂進從征張繡於安眾,圍呂布於下邳,率軍多次破敵,人送雅號矮腳虎。建安四年,又擊眭固於射犬,攻劉備於小沛,都獲得了勝利,因功拜為討寇校尉。

    建安五年,樂進與於禁渡河攻獲嘉,歸還後,從擊袁紹於官渡,為官渡大戰主力。樂進奮勇力戰,斬袁紹部將淳於瓊淳於仲簡於烏巢。官渡以少勝多,袁紹由盛轉衰,曹操扶搖直上,樂進功不可沒。

    建安九年,從擊袁紹之子袁譚、袁尚兄弟於黎陽,斬其大將嚴敬,拜遊擊將軍。不久樂進別擊黃巾,破其眾,平撫樂安郡。從圍鄴城,平定後追擊袁譚於南皮,再次先登,闖入南皮城東門。袁譚敗後,樂進別攻雍奴,再破其軍。

    建安十一年,曹操上表漢獻帝,稱讚樂進及於禁、張遼說:“武力強大,計謀周全,品性忠正,操守高潔,每次征戰,身先士卒,勇猛頑強,無堅不摧;親自擂動戰鼓,忘了疲倦。他們單獨領兵征討,統率全軍,撫慰將士,紀律嚴明,秋毫無犯;臨敵決策,沒有失誤。論功記職,應該給予顯要榮寵。”於是以樂進為折衝蕩寇將軍。樂進奉命別征高幹,從北道入上黨,回出其後。高幹等人還守壺關,連戰多場。高幹堅守未下,直至曹操親自來征,壺關方拔。秋八月曹操征管承時,遣樂進與李典往擊。結果管承破走,逃入海島,海濱盡平,惟荊州未服,被遣屯軍於陽翟。建安十三年,樂進從平荊州,留屯襄陽。建安十四年,進擊關羽、蘇飛,皆擊退其眾,南郡諸郡的山穀蠻夷都前往樂進處投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