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閑臣

第二十章、邊廷急 貴妃憂(1/2)

    “報。”

    一位當值副使飛奔進入內閣,跪在兩位輔臣麵前,將一封蓋有關防封了火漆的信封雙手呈上,惶急稟道:“通政司給兩位閣老送來一封加急快報。”

    高拱接過,急忙拆閱,讀完麵色一變,順手將邸報遞給張居正,火氣衝天地說道:“倭寇被打得沒蹤影了,蒙古韃子也被打得服服帖帖,沒想到廣西幾個小毛賊居然越鬧越歡,竟將朝廷的命官殺了好幾個,還將荔波知縣的人頭掛在城牆上示眾,豈有此理?”

    張居正心裏憋著一句話,很想出言譏諷一番:“首輔也不想想打倭寇打蒙古都是誰領的兵,再看看現任兩廣總督又是誰?”

    言下之意:一個是戚繼光,老子戰線上的人;一個是李延,你推薦上去的,人與人之間差別大著呢。

    這話要說出來,脾氣暴躁的高拱不得活活氣死!

    可事實就如此。

    待張居正看完信,高拱又惱怒地說道:“慶遠府岌岌可危,宜山、天河一帶大都淪陷,軍民死傷無數,這樣下去,廣西在李延的督撫下豈不成了賊窩?”

    “李延不耍奸隱瞞,如實稟報軍情,還算一個老成之人。”張居正慢悠悠地說道,“嶺南瘴癘嚴重,將士多染疾,上吐下瀉,渾身酸軟無力;且軍餉短缺俸祿又少,將士們沒有破釜沉舟的殺敵氣勢,這些因素都無形中助長了叛民的氣焰。”

    高拱哼了一聲,一急,說話的語速超快:“仗打了三年,哪一年沒撥一百多萬兩銀子?寧夏一省一年的賦稅收入也不過兩萬多兩,貴州一省才三萬多兩而已。這一年又一年的,銀子都打了水漂,朝廷還能拿出多少個一百萬兩?”

    張居正沉吟不語。

    高拱眉毛擰成一線:“關鍵是拿了錢,把事兒辦成也行。豺賊非但未除,反而越剿越多,自己損兵折將不說,連韋銀豹、黃朝猛一根兒毛都沒傷著,李延邸報上又說短兵缺餉,何時是個頭啊?國庫已經捉襟見肘,太嶽不是不知道。”

    張居正這才決斷地說道:“朝廷應立刻重新選派兩廣總督,火速奔赴前線支援。要想一舉蕩平僮族叛賊,唯有將韋銀豹、黃朝猛兩人擒殺。”

    “太嶽的意思是,李延這個人不行嘍?”

    “非也。”因為李延是高拱的門人,所以張居正回答十分注意分寸,“李延處事機警,擅長結交,且是舞文弄墨的好手,他又心存國家,實乃忠臣。但此人絕非軍事天才,打仗非他所長,要他馬上彎弓去對付凶猛彪悍的僮民,勉為其難,非他能力所及。”

    “那太嶽認為,派誰領兵合適?”

    “我還是堅持一貫的主張,推薦殷正茂。”

    “不行!”高拱斷然拒絕,“殷正茂不能用,這個人貪鄙成性,朝廷上下無人不知,國家本來就缺錢,這軍餉一到他手裏,不都進了他的腰包?仗還怎麽打?別說我不同意,皇上那一關也過不去。”

    這已是高拱第三次拒絕。

    “那朝中還有誰堪重用?戚繼光鎮守北方,此刻不能脫身。”張居正又建議,“要不將降職處分的俞大猷調過去?”

    “不行,俞大猷當初剿匪不力,被李延彈劾過,兩人不合,無法共事,且俞大猷隻是一名衝鋒陷陣的將才,不足以擔任兩廣總督這個要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