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原來這麽說

第10章 有德才有和善外交 ——“夷狄之有君”章句甄讀(2/5)

    《正論》:古者天子千官,諸侯百官。以是千官也,令行於諸夏之國,謂之王。以是百官也,令行於境內,國雖不安,不至於廢易遂亡,謂之君……故諸夏之國同服同儀,蠻、夷、戎、狄之國同服不同製。

    《正名》:後王之成名:刑名從商,爵名從周,文名從禮;散名之加於萬物者,則從諸夏之成俗,曲期遠方異俗之鄉,則因之而為通。

    另外,《尚書》、《周易》、《詩經》、《禮記》、《墨子》、《孟子》、《莊子》、《戰國策》、《韓非子》中都沒有找到“諸夏”一詞。

    綜合上述《管子》、《春秋左傳》、《國語》、《呂氏春秋》、《荀子》五本書十八處“諸夏”用法來看,可以得出幾個結論:

    一,“諸夏”在先秦是個確定的專指概念,常和“戎狄”、“蠻夷”、“中國”相對而言,不是可以和“天下”隨便換稱的泛指概念,也不是和“中國”可以隨便換稱的集合概念。

    二,《荀子》中的“諸夏”指古代邦國。中國世襲製族盟社會從夏代開始,所以,“諸夏”可以看作夏朝眾邦國的代稱。從“刑名從商,爵名從周,文名從禮;散名之加於萬物者,則從諸夏之成俗”看,更可以知道所謂“諸夏”是相對於“商”、“周”而言的夏朝各諸侯國。

    三,在《管子》、《春秋左傳》、《國語》中提到的“諸夏”,是指西周立國以後,分布在原來夏朝的疆域裏的小封國。在西周以前,是沒有分封的概念的。夏朝與商朝,都是一個大的部族,以其的強有力,贏得其他小部族來歸順,組成一個部族聯盟,這就叫“聚家為國”。西周的情況較之夏、商有些特殊,武王伐紂的戰爭打得非常殘酷,“血流漂杵”,使中原地區出現了權力真空,周武王就將這一大片土地分封給同姓叔伯兄弟和姻親,於是開始了封建製。這些分封的國家,就叫諸侯國。周代封爵分五等:公、侯、伯、子、男,同姓和異姓姻親的封國君主,主要是侯爵,而且都是一方重鎮。公爵國很少,雖然據《漢書·地理誌》說:“公侯百裏”,但實際上公爵國的地盤不大,好像是榮譽性質;伯爵國也少於侯爵國,地位、實力也要低於侯爵國。這些封國以侯爵國為中堅,因此,那些國家稱“諸侯”國。除了分封這些諸侯國以外,還有就是對商朝、夏朝及以前的部族政權,與他們的管轄疆域,用分封形式加以確認。這些小國,就叫“諸夏”國。據《史記》記載,周武王伐紂,在盟津誓師來了“八百諸侯”,這些“諸侯”,有許多是商朝、夏朝及以前的部族首領,嚴格來說,不能叫“諸侯”,司馬遷沿用了“諸侯”這個稱呼,畢竟這稱呼到司馬遷也用了將近一千年了,作為尊稱是可以的,但以此去讀先秦典籍、文獻,可能會產生混亂。

    西周立國以後,幫助武王打敗商紂王、被分封到以前夏朝疆域裏的異姓部族,與原來就居住在那裏、又接受了周朝分封的異姓部族,構成了“諸夏”國,主要分布在現今河南省中部地區。此地區,是春秋後期,晉、楚、吳、越爭霸,拉攏相攻的中間地帶,所以《國語》中是晉國、楚國的大臣多談到“諸夏”。

    上列《管子·小匡》篇中的話說到,齊桓公稱霸,建了兩條防線:一條自南到北,從鄢陵(今河南鄢陵縣北)向北至蔡(今河南尉氏縣南蔡莊集),從蔡向北經中牟(今河南中牟),向東北偏北至培夏(《國語》作負夏,春秋衛地,今河南北部濮陽縣東南,疑“培”讀為“涪”),從培夏向北經五鹿(在今河南北部清豐縣與河北大名縣之間,春秋屬衛地,後屬晉),向西北至靈父丘(今稱靈丘邑,今山東高唐縣南南鎮),“以衛戎狄之地”。一條自東向西:從牡丘(牡丘,今山東茌平縣),向西南至五鹿,從五鹿向西至鄴(今河北臨漳縣西南),從鄴向南至中牟,鄴向西北至蓋與(在今山西中西部和順縣),“以衛諸夏之地”。這兩條防線,以中牟、五鹿要塞為相互呼應點。

    “以衛戎狄之地”的南北防線,抵禦來自西方戎族和北方狄族,使諸侯國免受其侵犯,故而說:“所以禁暴於諸侯也”;“以衛諸夏之地”的東西防線,抵禦來自南方的楚國,使中原諸侯國和諸夏國、諸華國能夠團結起來,對抗楚國的武力威脅,故而說:“所以示勸(鼓勵)於中國也”。

    四,在這一地區,還有一些姬姓的小國,如沈國、息國、陳國、蔡國等,這些小國又稱為“諸華”國。

    《春秋左傳·襄公四年》:無終子嘉父使孟樂如晉,因魏莊子納虎豹之皮,以請和諸戎。晉侯曰:“戎狄無親而貪,不如伐之。”魏絳曰:“諸侯新服,陳新來和,將觀於我。我德則睦,否則攜貳。勞師於戎,而楚伐陳,必弗能救,是棄陳也。諸華必叛。戎,禽獸也。獲戎失華,無乃不可乎?”

    公元前569年,山戎國君嘉父派使者孟樂到晉國來,通過晉國大夫魏絳送上珍貴的虎豹皮,希望和晉國媾和。但晉悼公說:“戎狄人沒有親情,又貪婪,還不如征伐他們。”魏絳說:“諸侯國剛表示服從,陳國新近才來講和,他們都看著我國,我國有德就同我們和睦,否則他們會一起另擇高枝。我國如果出兵攻打山戎,而楚國乘機征伐陳國,我國一定不能去救援陳國,這就是拋棄了陳國。這樣,諸華國就會背叛我們。山戎,好像禽獸,出征山戎,好比打獵,獲取了山戎,失去了諸華國,不能這樣做吧?”

    “諸華必叛”,“獲戎失華”,這“華”,就是指的陳國等姬姓小國。

    為什麽姬姓小國稱為“諸華”國呢?因為,西周國本來在現今的陝西,這地方古代稱為“華”。不知道“華山”因“華”地而得名,還是“華”地因“華山”而得名,反正據《史記》記載,黃帝經常遊曆華山,舜五年巡視天下一次,“八月,巡狩至西嶽。西嶽,華山也。”《莊子》說:“堯觀乎華。”華山得名在上古,陝西一帶稱之為“華”,是由來已久的。

    這就關係到“華夏”一詞的來曆。

    “華夏”一詞,在先秦文獻中出現很少。前麵提到的那些典籍中,我僅查到兩例:

    其一,《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這是周武王伐紂前禱告神靈文中的一句,譯成現代白話,就是:“西方華地的、中原夏地的、南方蠻族的、北方貊族的諸侯,沒有不率眾來隨從我的。”

    其二,《春秋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楚失華夏,則析公之為也。”

    這是蔡國大夫聲子對楚國令尹子木說的一大篇話中的一句。這番話的中心意思是,晉國利用投奔過去的楚國大夫,打敗了楚國。晉國就是在繞角之役中,聽取了投奔來的楚臣析公的意見,打敗了楚軍,攻進了蔡國,俘獲了沈國國君,打敗了申、息聯軍,獲得了申麗,所以說:“楚失華夏,則析公之為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