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宋末年

第二十四章火炮(1/2)

    有了鋼鐵廠,才能更好的創造大炮,兵器,說幹就幹,可楊明不會啊,可是不用怕的,楊明有聯網鏡的,隻要,製造火炮好不是一件。

    製造火炮的第一步是製模。用非常幹的楠木或杉木,按照炮體樣式,製成炮模。炮模的兩頭要長出一尺多,做成軸頭,軸頭上加鐵轉棍,然後將炮模安置於旋架之上,以便旋轉上泥。炮模做成以後,再將炮耳、炮箍、花頭字樣的模子安裝上去,並且用細羅過了的煤灰把炮模均勻地塗刷一層,幹了以後再用上好的膠黃泥和篩過的細沙,二八相摻,調合成泥,並把羊毛抖開,摻到泥裏,和勻後作“經”。泥調好以後,把它塗糊在炮模上,然後將轉棍轉動,用圓口木蕩板,蘸水蕩平候幹。待幹後,照前法再上泥。待上泥到一定厚度後,用粗條鐵線,從炮模的頭部密纏至尾部,纏完後照剛才的辦法再上泥。等上到快達到要求的厚度後,就用指頭大的鐵條,比照炮模的長短,長的多用,短的少用,均勻地擺放在炮模上作骨架。隨後用1寸寬、5分厚的鐵箍,從炮模頭部至尾部,均勻地箍在鐵條之外。然後再上泥,上完蕩勻。等徹底幹透後,再將木芯取出,把炭火放進泥模內,一方麵是為了燒幹泥模,另一方麵是為了把炮耳、炮箍及花頭字樣等件燒化成灰。等冷卻後,掃出灰渣,把木模底安放好,再安尾珠。然後再上泥,幹了以後,取出木炮模底,再用炭火燒化尾珠,完全冷卻後,等著下窯鑄造。

    與此同時,用鐵打製成模心,長短和火炮的內徑長度相等,大小是火炮內徑的一半,也同樣上好泥,幹了以後好用。

    第二步是安放炮模和模心。炮模輕的有幾千斤,重的有幾萬斤,炮心也十分笨重。要靠簡單機械的幫助,先放好炮模,然後再把模心安裝在炮模裏,將下口塞緊,四周用幹土墊好。

    第三步是煉料配料。不管是用生鐵還是用銅,都要先進行提煉,然後澆鑄成三五斤一塊的薄片,等著澆入大爐內鑄造用。

    第四步是化銅(鐵)澆注。將精煉的銅(鐵)放入預先用磚砌好的灶池形化銅澆注爐內,然後用大火將銅(鐵)催化成汁,再逐漸添銅(鐵)。等到銅(鐵)汁全部化清,如油如水,上麵冒起金花綠焰之時,便引出銅(鐵)汁,漸漸放入模內,等注滿木模,就算澆鑄完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