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九十章 觀察的角度(1/5)

    佛教理論的整體性與特殊性,在哲學上已經發展得非常完善了。但在指導具體實踐中,我總覺得有些力不從心。

    比如來了妄念怎麽辦?情緒波動怎麽辦?身體衝動怎麽辦?選擇困難怎麽辦?

    所有的觀察,都要確定一個角度。比如在繪畫中,有一種成角透視原理,造成遠近大的效果,這是西方繪畫的基礎理論。但在中國畫中,普遍使用的山水畫,大多使用散點透視原理,仿佛作者在好多個點觀看風景,最後得出綜合的繪畫作品。

    散點透視,給每個部分的景色平等的感覺,都公平地表現出來了,比如《富春山居圖》,比如《千裏江山圖》。但是,這種貌似全麵的多視角圖景,出現在一張畫上,給欣賞帶來了困難。

    因為欣賞者是用他的一個角度來看世界的,來看這幅畫的,他不可能站在這方寸的圖畫前,像作者那樣去想象,黃山跟長江在一個平麵上,居然比例一樣大。這是典型的作者主導型繪畫,沒有親近觀賞者。所以,中國畫最常用的功能是文人之間意境的互認,甚至是互嗨,而不是麵向普通欣賞者的。

    貌似四麵出擊,實則一盤散沙。我原來有個老師最愛引用這句話。

    但西方繪畫就不同,按遠近大的原理,選定了距離。按光線與陰影的互襯,給予了角度,欣賞者完全可以理解此時作者的真實角度,給人一種真實的感覺。

    在佛教理論中,就有散點透視的特點,各個理論範疇都有涉及,還彼此交叉,讓人理不清頭緒,不是過來人,肯定不好明白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

    對此,我與阿秋師兄閑談時,也過類似的話題。阿秋師兄:“我不是研究理論的,我注重實踐,據過來人,隻要實踐到了,理論就一通百通。”

    這話我聽過好多遍,但始終不明白,理論與實踐,難道可以脫節麽?

    上師又上了一課,基本解決了我的疑問。他這個課的主題是關於修法過程中,理解世界的角度,以及在修法時如何觀察與處理各種實踐上的關係。

    上師從一開始就:“如果你想理解空性這樣大的主題,不如先理解無常,因為貼近我們的體驗。”他完這句話後,最開始解釋的方式,居然是從科學的角度出發的,這讓我一方麵感到驚喜,另一方麵,又覺得上師真的是太厲害了。

    無論五蘊還是外在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乃至一切有相的法,通過觀察,最後都歸到了萬法的刹那性上,刹那性的觀修可以讓我們慢慢去掉對常有的執著,從而契入空性。

    我們凡夫無量劫來的經驗告訴我們,萬事萬物都有它各自的自性(本自不變的性質),從而執著萬物的這種相對穩定、相對不變的相對自性,而非絕對的自性。如果你世間萬物都是空的、沒有自性的,這對科學家們來是無法想象的,隻有釋迦牟尼佛通過修證,以他的禪定力、智慧力才能觀照到萬事萬物的無常性,也就是無自性。

    比如水,我們總是執著水有水的自性,它到海裏麵是海水,蒸發後到上降落是雨水,到地下被樹吸收又成了樹體內的水份,遇冷結冰成了固態的水,轉來轉去還是水,好像恒常不變,但事實上,這個水的狀態一直在變,水混合物的內部成分也在變,甚至一個水分子內部的一個氧原子、兩個氫原子,時刻都在變。然而,我們一直顛倒的認為這個水一直都沒有變,前麵提到的是水的物理變化,在化學反應中,當它跟生石灰一起發生化學反應時,就變成了熟石灰;當它被加熱到一定時候,在高溫高壓下就會分解成氧原子、氫原子,這些原子在合適的條件下又會進一步的進行聚變和裂變反應,釋放巨大的能量,此外,兩個氧原子構成氧氣分子,眾多氧氣分子構成氧氣,同樣的道理,眾多氫氣分子構成了氫氣。

    再看金子,我們總是顛倒的認為它千年不變、萬年不朽,是穩定的、常存的,有自性的,卻不知道表麵看上去穩定、不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的金分子、原子、電子、質子每一刹那都在運動、都在變化,在1064攝氏度以上,金子能被溶化,當溫度達到807攝氏度時,這些金液就會像水一樣沸騰,金能溶解於王水(硝基鹽酸),發生化學反應,這就明金子變了。再比如同樣是碳原子,當無數個碳原子聚合在一起,形成原子晶體,就形成堅硬的金剛鑽,當這些原子是以層狀結構排列,就成了石墨,所以組合方式、排列方式不一樣,就會有完全不同的化學性質和表現方式。這樣就可以理解從柔軟如水到堅硬如鑽,這萬事萬物真的沒有穩定性和自性。

    再看地、水、火、風,古印度人認為地、水、火、風這四種性質是實有存在的,認為萬事萬物可能是由地、水、火、風組成的,其實現代科學一看,都是無稽之談,哪裏有地、水、火、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