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七十五章 誰沒開個學(1/5)

    終於在開學前一,跟文大姐一起,到了學校。此時是老師最繁忙的一,高中生,光要搬的教材及教輔材料,都需要幾個男老師忙一,況且,標語的布置,後勤的檢查,及教務處的會,整個學校,一股大戰前的氣氛。

    文大姐與總務交接賬目,把這學期要用的資助費用,與總務進行核對。更重要的是,還要與各班主任老師聯係,重點有希望上大學的孩子,不管是藝術體育特長生還是成績好的孩子,作為重點保障對象。而普遍的成績一般的孩子,需要增加的飲食營養補助,也是要核對算錢的。

    助學工程不是光花錢就可以解決的。需要長期有人督促,監督,讓這錢用得更有效率。原來在北京時,有一個生意上的朋友問過我,他想做慈善,想拿出一筆錢出來,問我有什麽好辦法沒有。

    我隻好到:“如果你要簡單的話,直接捐給希望工程或者紅十字會就行。”

    他可不這麽想:“我不太相信別人,包括你所的組織,畢竟這些組織要養活這麽多工作人員,資金使用,我怕效率不高。”

    “那你就找一個人代理你去做這件事。”我當時也沒深入過慈善事業,隻是應付式的回答。

    “誰能夠相信呢?如果找當地當官的,本來貧窮的地方,部分當官的突然見到這麽多錢,心就活了。他貪我幾個錢,求助對象就少了錢。況且,他犯法,把他也害了不是?找本地其他人,也是一個道理。”

    “那你就自己去。”

    “我哪有那麽多時間,我不做生意掙錢,哪裏來的資金呢?”

    當時我以為,他所思考的有道理,這可能有點死循環。但今,我看到文大姐忙前忙後的,我覺得,我與妍子做慈善,找到這樣好的代理,簡直是上給我們的幫助。文大姐跟劉大哥這種沒私心又有能力的人,在哪裏,都是稀有的。

    校長本來要陪我到處走走,但我看他那麽忙,怕耽誤他的時間,沒同意。我就開著文大姐的麵包車,幫後勤的師傅,到街上拉米麵油去了。

    如果沒親身經曆,你根本不知道,要管理一個學校上千人的吃喝生活與學習,還有如此多的事情要幹。分管總務的副校長剛開始對我開車還有點不好意思,等混熟了後,他就開始了他的安排。一會上農貿市場一會上新華書店,還要順便到醫院,給校醫務室拉常備藥品。

    家大了,都不好當。

    我從讀書,開學前最害怕的是,老師檢查家庭作業。但今看來,最忙的,卻是老師。我們一個人的家庭作業交給他了,他卻要批改幾十本。更別,參與開學前這如打仗般的準備工作了。

    第二,看著那些扛著大包包的學生到校時,我仿佛看到當年的我。春節的歡樂還沒走完,他們的父母大多都外出打工了。那些裝東西的編織帶明顯帶著長途的磨損,帶子也有斷裂的,被用麻繩隨便接上,把學生的肩磨成了印子。有的帶著塑料桶,明顯是火車上民工的神器。是一種白色的裝塗料的桶,質地比較結實,上麵有蓋。民工們回家時拿它裝行李,放在火車上,如果沒座位,放地上就是然的板凳。

    如果你仔細觀察這些學生的行李,甚至可以判斷出,他父母是在哪裏打工的。

    開學典禮和加餐,我與文大姐就沒參加,畢竟教學任務,還得依靠老師。但我們助學金的發放標準及餐食補助標準,都用紅紙寫上,張貼在學校的填報上,公開透明,讓大家共同監督。

    錢是好東西,如果得到正確的使用,會產生功德。但如果被用來引誘人的貪欲,那是就罪過了。

    聽到學生進教室後,此起彼伏的“好師好!”的聲音,我跟文大姐長舒一口氣,我們該回去了。

    本來回去的路上,我要開車。但文大姐堅持要她開。

    “你忙了這多事,比我疲勞,我年輕,還是我來吧。”

    “莊,你不知道,做這種事,我是越幹越來勁的,仿佛人都年輕了幾歲。你跟高給我們這個機會,讓我們感受到自己有點價值,還真得感謝你們。”

    把義務勞動當成幸福,你,這不是高尚,什麽才是高尚?

    等回到麗江時,已經快黑了。劉大哥豐盛的晚餐,就是最好的犒勞。這塊紅土地上的人民雖然不富裕,但紅土地卻盛產如此多的美味,讓辛勞的人們,有了對生活的希望,對故鄉的眷戀。

    吃過飯後,劉大哥專門跟文大姐邀請我,喝一會茶。

    “莊,這學校開學的事都安排好了,你也不用擔心了。你學佛的事,我跟你文姐也在留意。目前有一個機會,如果你願意,我就跟你聯係一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