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四十九章 試坐的感受(1/5)

    老和尚什麽時候離開的,我們是後來聽廟裏常住的,大約是早上六點多就出門了。他是走路離開的,沒要車子送。

    這麽大年紀,可以走路離開,這事讓我們驚訝。萬師兄突然在我身後開口,還把我嚇一跳。熟悉的人好幾不話,突然在你背後發聲,搞得我一點準備都沒有。

    “他是學虛老和尚的吧?師父,從江西到雲南,他也是走來的嗎?”

    他問的是廟裏的常住,這位師父法號明福。根據取名的原則,他估計與明成師是一個輩分的。早期佛教到中國來時,取名沒有規則,後來,和尚取名就有規矩了。姓什麽呢?不管你在俗家姓什麽,出家了,到了佛門,就統一姓釋,代表自己是釋迦牟尼佛的子孫。

    然後,各自按法門師承,就各自按字排輩分了。這很像中國傳統家譜裏,所謂排的輩分一樣。各個宗族家譜輩分,按老祖宗定下的一首詩或者一串字,依次輪下來,表示傳承有序,尊卑分明。

    比如,姓王的,有一支,他的輩分取名法,在家譜裏就有記載。我們村裏有許多姓王的,據是湖廣填四川而來,最開始來的八兄弟,在四川紮根繁衍,為保證各自的後人統一輩分,這八兄弟一起商量,就給後代取名中,保持其中一個字的順序規則。我時候聽過,但今還記得的,隻有兩句話了:“世代皆能定大道,可昭河水永光耀”。

    那麽取名規則依此就可以定為,這八兄弟的第一代後代,就叫向世某,八兄弟的孫子輩就叫向代某,以此類推。中國的家譜,其實也是研究民間曆史的重要材料,其重要性,甚至可以與縣誌相比較。

    曆代史學大家,非常重視縣誌,是民間與官方合作的曆史。許多考古與曆史問題探討,都要借用當地縣誌來確認。除了生動與真實,也與官方的嚴謹性有關。

    但家譜研究,在今的中國,卻沒引起相應的重視。雖然家譜屬於私史,有許多杜撰的成分,給祖宗臉上貼金的衝動,影響了客觀性。況且,修家譜的人,素質不高,核對不嚴,也影響了準確性。但是,研究家譜,卻也可以得出許多意外的結論。

    比如我同學中,就有王昭某的,按家譜排輩分,他應該是八兄弟入川後的第九代了。按正常人口生育結構,十八到二十歲為一代,因為那時中國人結婚生育年齡比較早,可以推斷,他們祖輩入川的時間,大約是一百六十年到二百年之間了。這就是價值,可以推斷當時移民浪潮的時間。

    在佛教內部取名,也大概遵循相似的規則,這也算是入鄉隨俗了。

    明福師跟明成師,是同輩分的人。他回答到:“當然了,人家從江西走過來,是花了三四個月的時間呢,沿途拜廟,這好像是虛老的傳統。”

    我趕緊問到:“這麽大年紀了,這樣走,吃得消?”

    “人家虛老當年一百多歲了,也從江西走到武昌的,這才叫行腳”萬師兄當即到:“看不出來,這種行腳的人,今也有。”

    明福師笑了笑,走了,留下我們一幫子人在讚歎。

    當眾紛紜之時,萬師兄莫名其妙地給我一個抱歉的眼神,我明白他的意思,憋了這麽多,今又開始愛講話了。我知道,這幾,他堅持禁語的戒律,已經很不錯了。

    他揮了揮手,我倆各自回茅篷,打坐去了。要抓緊時間,為兩後打七,打個好的基礎。

    從這幾聽課的情況來看,許多人已經有打七的經驗了,甚至有些稱得上是老參。萬師兄已經參加過好幾次打七,雖然沒有什麽成就,但也有教訓和體會,他可能下決心,在這次打七中,得到一點消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