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四十四章 兩個老規矩(1/5)

    “前法露師傳話來,你們中有些人,要參加打七的,要我多給你們講點基本常識。我看,你們中有聰明人,整這原則那理論,搞得不亦樂乎,還有講定境講空性的。都是盲人摸象,自自話。別盲人摸象了,象都沒見到過,更沒摸到過,怎麽可以隨意亂呢?”

    他好像是在我跟萬師兄吧?我總有一個感覺,他仿佛能夠猜透我們在想什麽什麽,如果他真有這個功能,我的,這就神通啊。

    我聽佛教中有一個他心通,就是能夠在瞬間看穿別人的想法。如果哪個有這個功能,所有心理分析大師,都是他手下敗將。

    當然,這隻是一種猜想,我不對未經證實的事情,輕易下結論。我不討厭複雜的問題,我反對問題簡單化。我寧願多走一些路去思索或者實踐,不願意迷信。

    這是一種自信,經過長期科學訓練及實際磨煉的自信。我覺得,隻要我努力,就能夠理解複雜的東西。

    當然,在我們這一堆學法的人中,有一群單純迷信的人。也不是他們不對,曆史上有些大師,最開始入門,都是從迷信來的。但是,把迷信當成習慣,是思維能力不足的表現,沒有思維上的自信。

    比如,近些年來,社會發展太快,一些老人在理解這個社會時,出現了障礙。他們本來思維模式就比較單一,科學思維的訓練也比較少,他們不會係統地分析整理各種現象和觀點。這種情況出現後,他們就有一個強烈的願望,就是想把一切現象簡化,通過貼標簽的方式,便於理解。

    這就容易被人利用,被喊口號的利用,被煽情的利用,被鼓吹道德假象的人利用。

    多次上當和被騙後,他們容易產生兩種應激反應。第一,凡是我不好理解的東西,我就拒絕接受,我就反對。反對一切複雜的東西。這就象孩子聽課,如果暫時沒聽懂這個老師所講的東西,就發自內心地拒絕它,討厭這個老師。

    聽這幾年,西方因為白左教育,也出現了一大堆不適應現代科技發展的人,他們對所有進步與新東西,都采取敵視與拒絕的態度。比如,不管專家解釋多少次,手機基站幅射對人體無害,甚至給出了國家標準與技術指標,由於他們看不懂,就覺得別人在騙他。於是遊行示威,反對進步。

    我反對,一切我不理解的東西,我都本能地反對。後果是,社會總得照顧那些理解能力最低的人,整個社會進步受阻,發展水平被普遍拉低。向最下方看齊,是白左反進步的實質。

    第二種反應,就是情感驅動型接受。人不可能拒絕所有東西,人都有追求。這種理解能力受限的人士,總是采用共情原理,用立場來理解情感,用是非作簡單判斷。這是典型的情感驅動型。

    比如孩子看電影,人物一出來,孩子首先判斷,這是好人還是壞人,好人做的一切都好,包括殺人,都是英雄。壞人做的一切都壞,包括送禮物。

    判斷倒是簡化了,但人類的智商,豈不是拉低到兒童水平?

    我看過曆史,深知偉大人物不被理解的痛苦。既然是走在世界最前麵的人,絕大部分人都不理解他的作為。他雖然為絕大部分人奮鬥,但卻經常受大眾的批評。

    為了照顧大眾那可憐的理解能力,他們為了做成事業,隻好編瞎話,大眾反而信了。比如什麽降神聖,比如祥瑞以及神仙入夢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