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三十八章 理解小胡了(1/5)

    “受刺激了?”我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一向法會後滔滔不絕的萬師兄,很難表現出這種沉默與自省。

    他沒立即回答我,隻是示意我陪他向山坡上走去。大理的冬,山坡上依然有花有草,灌木雜叢,綠葉婆娑。

    繞過溪,來到一個高處,向遠處望去,有一個鎮,在那邊的山窪,煙火蒸騰。這是春節,行人已經歸家,這是團聚,各有家長裏短。

    “你不到這坡上來,不知道那鎮,另外還有個世界,與我們所住的茅篷清冷,各是一個人間。”

    此時,萬師兄如同一個詩人,感傷中帶點超然。

    “你想到了什麽?”

    “我想到了胡,他是聰明的。他離開,是因為決心沒下,沒有死心的人,念佛不老實。不老實的人,得不了道。”

    這個思維跳躍有點大,也許,今這位老參的兩堂課,讓他的情緒發生了巨大轉變。

    沒有反對派就沒有政治,沒有交鋒就沒有談論。我試圖平衡一下正反方,到:“其實,胡就是想擁有一段愛情,沒你的那麽深思熟慮吧。”

    誰知道,他並不接招,提前妥協了。“也許吧,也許是我想多了。”

    如果這樣談論下去,整個話題就像白開水,一點都不刺激了。他不爭辯,我都不知道該如何進行下去了。

    過了好久,他才蹦出一句話:“本質上,我跟胡是一樣的,三心二意地追求所謂真理,不實修是不行的。這個師父是實修幾十年的老參,他所的東西雖然平實,但我們無一人做得到。所以,聽了,又怎麽樣呢?”

    “這隻是一個側麵,與追求理論上的自洽,或許不衝突吧?”我安慰到。

    “就像我們沒上坡,怎麽知道有個鎮呢?莊師兄,我們以前討論的所謂真理的話題,都是想象與猜測。邏輯與數學的力量,人的智力,遠沒有達到概括真相的程度啊。你想想,我們在山坡下,怎麽可以想象與推測,遠處那鎮的風光呢?”

    那是,我也隻能沉默。

    “要知道那風光,隻有親身上來才行啊。這就是實修。實修的基礎,這位老和尚得很明白了,就是生死心切,抱死一個話頭。我們的念頭太多,我們舍不得的東西太多,我們,至少我跟胡,是做不到,拋棄一切可能性,隻在這山上走路的。”

    “不一定吧?觀音菩薩不是指出聞思修的路徑,聞與思,同樣重要,至少是有益的吧?”

    “那是有目的的真聞真思,不是我們這樣,拿個邏輯或者數學的工具,憑空推斷。況且,人家菩薩是什麽人?曆世修行之人,慧根卓越。我們呢?有情眾生,怎麽點得透呢?你沒想過,六祖當年是怎麽出家的嗎?”

    這一問,把我愣住了。最早對慧根有理解的,就是六祖的故事。當年他是一個賣柴糊口的文盲,隻是偶爾聽到外地商人念《金剛經》,那是最新出的書,莫文盲,就是讀書人,當時也極少有人聽過。但那商人隻念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當時就愣在那裏了,發明了出家的念頭。

    這不是宿世慧根是什麽?按六祖的法,他當時覺得,自己好像在哪裏聽過這句話。佛門,這是前世積累的修行,在今世被喚醒。總之,這是對大慧根之人解釋,最生動的實例。

    近代日本一位高僧,也有這種表現。他是日本人留在中國的孤兒,戰亂時期與父母失散,當地一名孤老太太收養了他,這位老太隻知道叫羊角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