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們的道場(1/5)

    當看到錢師兄他們回來時,沒看到明成師的影子。我趕緊問到:“明成師呢?”

    “到方丈那裏去了,估計又商量什麽事,反正,這個時候,廟裏沒什麽閑人了。你有事找他?”

    “沒,他是我們大組長,我怕他回來要給我們布置任務喲。”

    錢師兄笑到:“你們任務,估計今天晚上布置不了。明天師父自然要找你們。我們的任務,馬上就要開始了。”

    這時,萬師兄也湊過來:“錢師兄,忙成啥樣啊,就要上崗了嗎?”

    “晚上十點鍾,我們各就各位,我們留廟組的,都要穿黃衣,方丈在零點敲鍾後,迎春法會正式開始,能不忙嗎?當然,我們還是要輕鬆些,你們明天要走路爬山好幾天,你們好好休息一下。”

    萬師兄說到:“你們又是參加法會,又是見證開光,你們處處有吉祥,我們陪著一幫子人上山下坡,沒得法啊。”

    此時有個雙關,“沒得法”一個意思是,沒有辦法,隻能這樣的意思。另一個意思是,沒有得到佛法,因為離廟離師父離法會太遠。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法。萬師兄,人越多越有道場,山越高越有道行,你沒聽說過?”

    錢師兄這個回答就相當有藝術了。他說完這話,提著一個包,就往大殿方向走,還不忘回頭,給我們一個俏皮的笑臉,更酷了。

    “錢師兄一臉忠厚的家夥,什麽時候也會搞笑了?”萬師兄自言自語,其實也是故意說給我聽的。

    “也許他說得對,我們明天參與的活動,或許是我們的道場。”

    “算是個鍛煉吧。”萬師兄低頭思考,語速稍微慢了些。“其實,對小胡來說,這才是最需要的。”

    “啥意思?”

    “小胡從離家以來,就幾乎以個體來對抗社會,活在自己的內心裏,這種封閉狀態,缺少與社會的交流與互動,這不是一個年輕人應該有的狀態。”

    “也許他覺得,自己難以融入。”

    “沒融入過,怎麽知道不行呢?你我都是社會中滾出來的,有比較後,選擇不穩當。小胡在沒有參照物的條件下,一頭紮進學佛的道路,這是經不起考驗的,也是不負責任的。”

    “你覺得他有可能嗎?”

    我問這話不是沒有依據,按小胡的狀態,比他聰明的人少,況且,他不太願意跟不太聰明的人講話,更何況是那些路人。他內心世界的沒有一個情感與社會的世界了,他活在回憶中,很難與外界有所交集,這種態度與背景,跟別人交流或者交往,稍有挫折,就會觸及他的敏感。

    “當然,他原來在雲居山時,隻跟學佛的人偶爾說點話。現在到崇聖寺,可以跟我們說話了。何況,這幾天,我們三人一起,他說的話居然比平時一年說的話都多。這是一個漸次開放的過程,我對他這種趨勢有信心。更何況,對他的女鄰居,他已經從理智上進行了切割,當然感情的淡化,還需要時間。如此一來,這次集體活動,讓他更多地接觸社會人群,或許會讓他適應大眾,或許回歸社會呢?”

    我笑到:“你是故意想斷掉一個學佛的種子嗎?”

    “不”萬師兄嚴肅起來:“佛讓人圓滿美好,淨土也是讓人極樂,這才是正道。”

    他這個思路的彎轉得有點大,類似於朦朧詩,當你似懂非懂時,詩人的詭計就成功了,你會以為,這是道好詩。但是,我不想問為什麽,因為憑直覺,我也覺得小胡應該到社會上去,真理的智慧不是被困擾所逼迫的,而是真理本身的力量,大道光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