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一十三章 備戰大工程(1/5)

    “錢師兄,你們回來了?”這是萬師兄的聲音。

    錢師兄他們幾個上山清修的,已經扛著行李回來了。這一下,我們宿舍的幾個人,算是基本上湊齊了。

    邵師兄問到:“你們怎麽到一塊的?”他是問,有兩個沒上山清修,怎麽跟錢師兄他們住茅篷的,一起回來。

    “路上碰到的,不行啊。”

    我們一陣熱鬧,宿舍八個人,回來七個,有一個因為家裏有事,回家過年了。

    大家幫助錢師兄他們一起整理好行李床鋪,開始閑聊。但人太多,我總想問錢師兄,他住茅篷清修,有什麽效果,總是沒機會。

    不知道誰叫了一聲:“明成師。”我們突然發現,明成師已經進屋了,大家都站了起來。

    明成師笑笑,他手裏拿了個本子,問到:“邵師兄,就他一個人沒來?”

    邵師兄答:“對,其餘的都來了。”

    明成師在本子上記了一下,然後到:“好,謝謝大家,來幫我們的忙,我還要到那幾間房子去,大概五分鍾後,都到院子裏集合。”

    過了一會,看到院子裏集合開始了,不需要專門通知,大家都在院子裏站好了。

    明成師開始講話,他首先感謝了我們這種為廟子做貢獻的行為,也表示了廟子對這次廟會的態度。

    “廟會古已有之,在我們佛教看來,是與眾生結緣。不管地方上是怎麽想,但凡有我們直接參與的,我們都要堅持以佛法為中心,況且,我們廟子受十方供養,在這個春節期間,人們為法而舍棄團聚享受,我們就要給予法布施,這也是好事。有人,有的地方人,為了此事掙錢,那是他們的事,難道別人收入高了些,我們就不該隨喜嗎?隻要不是騙錢的,我們都不反對。但是,我們自己不掙這個錢,守住戒律,這就對了。”

    這其實就是一個解釋,也算是一個動員。廟子之所以答應這個活動,並且動用這麽大的精力,也是回報信眾、回報地方的行為。更重要的理論依據,有兩點。法布施,是寺廟的職責;結緣,是度眾生的開始。

    當然,強調戒律,這是寺廟的原則。隻要這個原則不丟,那還保持宗教的純潔性。

    自古以來,利用王權或者政治力量,推廣宗教,是通行的做法。這其實也有因緣的道理,政治力量是眾業,是大因緣,隻能隨順眾生的大業,才能夠救渡更多的眾生。佛法是基於世間法而存在的,如果沒有眾生,就沒有佛。

    “我現在開始分組,明的工作,按宿舍簡單分組。各宿舍回去後,自有負責人安排,這不多。我要的分組,是初一開始的正式活動。”

    按邵師兄的法,明是準備工作,估計我們宿舍,邵師兄最先到,他就是明工作的組長吧。

    “初一開始,各類廟會活動,需要我們參與,到時,每個組長都會領物資,裏麵有一個資料冊,把這次各組參與活動的程序及我們要做的工作,都寫明了,大家回去自己看。”

    看樣子,我們來之前,廟子已經開始了大量的準備和組織。起碼,這資料物資的準備及分工,已經有人做了工作。

    一項大型活動,不要超過萬人,就是參與者超過千人的活動,都需要嚴密的組織行為。這種活動,要把各種意外及正常情況都要事先考慮周到,預計到不同的突發情況,給予事先的準備安排。

    在部隊時,我已經對集體活動的組織,接受過鍛煉,要不然,當年在溫州工廠,試製軍品時,也沒有那些效率。但那工廠的規模、業務隻是單純的生產,與這種複雜活動相比,各是一個數量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