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零六章 經濟問題二(1/5)

    “當然,原因嘛,萬老師,你懂的,這是你專業。”我把球題給了他。

    他卻不慌不忙,先給我倒了杯茶:“莊老師,原理我懂,意識形態對經濟基礎的依賴性,改變是必須的。你講久了,辛苦了,先喝口茶。”

    小胡與他看著我,一幅假裝好學生的樣子。

    “你們都是高材生,這樣看著我,是想看我笑話咋的?我哪裏說錯了嗎?”

    小胡雙手抱拳,對我作了個揖讓的動作:“莊老師,在曆史知識上,你是我見到的,最好的老師了。”

    “這就開始笑話我了?”

    “不,莊老師,你在我們大學當曆史上師,錯不了。”萬老師說到:“在今天中國文科受到鄙視,也與我們治學方式有關。文科本來就有綜合性的特點,我們非要嚴格像理科那樣,分科分得非常細。導致這樣一個結局:學哲學的不懂政治,學政治的不懂經濟,學經濟的不懂曆史,學曆史的不懂宗教。互相不僅無法借鑒產生成果,甚至連溝通都困難,話語體係無法整合。分科判教,走到了它願意的反麵。”

    “你這是牢騷啊,與我有什麽關係?”

    “莊老師,你剛才講這一段,是把基本宗教與曆史與經濟發展規律整合起來講的,說服力夠強,我們就喜歡你這種大家。”

    “什麽大家,你們還是在取笑我。”

    “還真不是”小胡認真的樣子不是裝出來的:“莊老師,你的曆史知識,是從哪裏來的呢?”

    “不過看了二十四史,也看了原來一個叫弘學法師的,關於原始佛教的書,大概就這樣,沒什麽更多的學習。”

    “那你學習的時間很長吧,二十四史,可不是一天能夠看完的。”

    “沒看完,隻是有幾年,空閑時間多,大致看了一遍。”

    萬老師讚歎到:“效率真高!”他接著說到:“既然你對中國曆史最熟悉,那講佛教在中國發展時期的經濟活動,我們得好好聽了。”

    我不得不慎重起來。

    傳入中國的佛教,由於社會經濟和文化環境的不同,在很多方麵都發生了調試,經曆了一個在新環境中適應、溯源和整合的發展過程。但,佛教依然是佛教。

    中國大部地區的自然條件四季分明,主要靠夏秋收獲為食,是靠天種地的依賴程度很重的農業社會,使得在印度等熱帶地方可行的完全靠托缽和自然物產維持生存的條件大打折扣。對僧徒而言,現世這個生命皮囊的維持方式,首先就不得不隨環境變化而變化。雖然“佛家遺教,不耕墾田,不貯財穀,乞食納衣,頭陀為務”。行乞等頭陀行仍然實行;依靠布施供養也還是生存物資所得的主要途徑和方式,如“供養人”的形象很早就出現的佛教壁畫中即是例證。不過,乞食環境差異性大,可依賴程度低;即使供養,保障程度也很成問題。

    而且,同時不容忽視的是,中國的政治文化傳統和環境,也讓僧人的行腳乞食的遊走受到諸多限製,乃至遊僧常被視為社會治安的隱患。當政者大多要求僧人修止於寺院,以方便管理。即使信佛的帝王也不能容忍“比丘不在寺舍,遊涉村落,交通奸猾”,下令“民間五五相保,不得容止”。“違者加罪。”對於借著修建功德而競相靡費錢財,也多有限製,認為“興建福業,造立圖寺,高敞顯博,亦足以輝隆至教矣”。飭令,若“無知之徒,各相高尚,貧富相竟,費竭財產”。“自今一切斷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