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章 生命智慧一(1/5)

    老來還的事例,激發了我們更多的明。我們討論了,大馬哈魚的回溯產仔行為,還到落葉歸根。

    人與這些動物一樣,都有一種簡化的生命循環。無論活著時的運動多麽複雜,但死亡來臨前,總想回到初生時的狀態。如同遊回出生地的魚兒,如同想回老家的臨死的人。

    “我們這幫文科生,偷竊理科生的成果,想投機取巧打敗他們,有點垂死掙紮的意味,但是,在科學走向混亂分岔的當口,我們要做最後的鬥爭。”

    萬老師有如學術鬥士,想捍衛哲學的尊嚴。怪不得,他前麵把自己比喻為唐吉訶德,提一把邏輯的破槍,騎一匹偷來的瘦馬,因為虛妄的夢想,殺向巨大的風車。

    他是真正的猛士,如果魯迅先生的定義準確的話。

    “倒是,道家對宇宙的圖像,有點回歸的簡單?”萬老師這是要我話,他點明了,想讓我通過易經提出證明。

    “我對易經不太精通,隻能是接觸過。”我謙虛到。

    “那你是不想幫忙囉?”

    “好吧,你逼我,我也就兩句。道家的陰陽八卦圖,是對宇宙的模擬,形式上非常簡單。如果按熵值來評判,是一個低熵值模型。按理,世界如此豐富混亂,如此大的熵值,怎麽可以用如此簡單低熵值模型來比擬呢?人們把事物簡單化的衝動,就完全對現實失真了嗎?”

    與其讓他們問我,不如我自問自答。“不一定。這樣簡單的模型,的確可以解釋很多現象。比如,我用八卦模型來算命就發現,雖然每個人的際遇千差萬別,但類型大致上就那些種。我們頭腦有這種功能,人類意識有這種能力,能夠在高熵值的現實中,發現低熵值的竅門。我的預測實踐證明了,這條路,是有效果的。當然模擬不是事物本身,所以有個準確率的問題。”

    我到這裏時,胡問到:“你的實踐意味著,在認識上,人類有簡化或者降低熵值的能力?”

    “差不多吧,我隻是感覺,不好。”我對自己的結論也不很確定,隻是話趕話,到這一塊了。

    “或許有個巧合。”胡的話馬上引起了我們興趣,他的敏銳性,況且話不多。一旦開口,就有猛料。“我們觀察體運動,或者宇宙宏觀世界,發現,我們在立體上,是螺旋前進的,我們在平麵上,就是在畫圈。”

    這個是個幾何與投影就可以解釋的模式,我們都能夠理解。胡繼續:“我們貌似觀察到的直線運動,包括光線,其實,是波形的,波在一定空間平麵內,就是圓圈。池塘的水波與太陽的光波,向四周發散,範圍越來越大力度越來越減的圓圈。是不是這樣?”

    萬老師來神了:“關於螺旋式發展,辯證唯物論已經明。況且,聯係到生命,也有DNA雙螺旋結構,也就是畫了兩個圓圈。”

    我意識到什麽了:“對啊,太極圖,整體上就是個圓圈,裏麵的陰陽魚,就是兩個螺旋。”

    萬老師一拍桌子,茶杯都差點跳起來,太用力了,他甩了甩手,估計手痛了。激動過分,主要是胡的提示,有點猛。

    胡到:“也就是,人類有能力,早在兩千年以前,就有能力,在頭腦中投影出宏觀世界的模型。把三維的東西簡化成二維的映像,太極圖就是證明。”

    “對啊”萬老師到:“簡化是一種減熵行為,人的意識中,有這個功能。情感中,也有這種趨向和動力。究竟是情感驅動我們簡化,還是簡化的意識導致我們這種情感結果,我們分析不清楚,但有一點,這種減熵行為,都產生於我們的頭腦,都與情感和意識有關。這,是不是佛家所的,智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