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四百九十二章 原因各不同(1/5)

    這樣過了兩三,我們坐而論道,雖然表麵上有意義,但製造了更多問題。光不練假把式,我們都沒到根上的東西。

    “我覺得,我們必須要向意義上靠攏了,我們準備讓剩下的幾,如何變得有意義,對不對?”話題基本上都是由萬老師發起,他不,我們兩個也有這個感覺。這幾假期,不能讓空談占據。

    我們都是有焦慮的,不用明,大家都知道。我們焦慮的是,為什麽學佛,學佛有前途嗎?自己應該以什麽樣的期待、態度和方法去學。甚至,學還是不學,這都是個問題。表麵上聰明的三個人,完全沒有外界幹擾的情況,居然靠喝茶聊過日子,最焦慮的,恐怕是萬老師了。

    “我離開家,要過年了,本來想利用這個假期得到一些東西,結果時間推遲不,在思想上的一點進展沒有,如何向老婆交代?”萬老師的是實話,看得出來,他的家庭生活是比較美滿的。

    我玩笑到:“其實你用不著那著急,你可以回去吧,沒想好的事,你不是不幹麽?況且,嫂子等著你回家過年團聚,你這犧牲也太大了。”

    “這等著我呢,莊老師,還在我思考的事。”萬老師的語氣中倒沒有在意我的刻薄:“其實,比回家過年還要惱火。我老婆孩子這個春節,已經到泰國度假了,我專門騰出時間來這裏聽法,要是沒什麽進展,我不虧得慌?”

    “那你究竟想得到什麽?”胡問題尖銳了。

    這個問題,幾乎是佛教或者哲學裏,很重要的話題。得到一個空,因為佛法強調空,那就是沒有得到什麽嗎?如果是這樣,有得到的心,就錯了。

    “也沒想得到具體什麽,隻是想從感覺上或者認識上,有一些體會而已,這體會即使有,也恐怕不出來。但是,我自己有了飛躍,我自己肯定是知道的。我倒不是把佛法當獎金,拿回去給老婆交差。”

    這話得,道盡了現代男人的尷尬。我笑到:“其實,如果你真得了大道,就出家了,這就真正給嫂子帶去了一個空,恐怕這禮物,嫂子不太喜歡吧?”

    胡這沒結婚的人,也懂得,這是個笑話。

    笑過就過了,我們誰也沒有意願將這個閑岔發展下去。無聊廉價的笑話,不應當占據我們的話題。

    “我來理一下,也許,這兩,我們達成的共識還是有的。”萬老師一邊吃瓜子,一邊到:“比如,我們認為,如果真有一個根本大道的話,是可以認識的。換句話,假如,我的是假如,佛教可以趣向大道,那麽,這條路是可能存在的。因為人腦對全息世界的模擬,是可能的。”

    他的結論果然精練,我補充到:“或許我們還達成了另一個共識:我們三人,都是因為要追求大道,或者終極人生真理,才走到這條路來的,與一般迷信者有所不同。”

    “當然”這兩個字,同時從胡與萬老師嘴裏出來,恰好證明了我這個共識的準確。

    “但是”胡用個轉折語,我知道,他的內容總是與眾不同。“我們學佛的原因,卻各有不同的。”

    我們這幾,都互相談了自己的過去。當然,這種過去隱私內容,基本上都與個人經曆有關,這些經曆,隻是思想與生活認識方麵有關的事。畢竟,我們共同走在一起,是因為思想。

    人與人交往,如果要密切關係的話,得做到兩點。第一點,就是交換隱私。因為隱私是一個人最脆弱最容易受攻擊的部分。亮出自己的弱點,是交付自己的信任。也給對方一個強烈的信號,我是無害的。如果我對你有所損害,你大可攻擊我最脆弱的地方,所以,完全值得你的信任。這就好比養寵物,它總是倒在地上,給你亮出肚皮,這就是臣服與信任的標誌。因為動物的腹部,是最脆弱最易受攻擊的地方,亮出這個地方,就是表達著無條件的信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