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四百九十一章 想的可能性(1/5)

    “我自認為是一個努力思考的人,也不算笨,但許多問題想不太明白。有一句歌詞最能夠形容: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萬老師的是崔健的歌詞,這種內容是崔健最常見的主題。迅速變化的現實,讓腦袋比較懵。人們凡是對不太理解的東西,就有本能的抗拒心態。

    如果變化太快,連思考分析的時機都沒有時,你甚至會憤怒。這就中國早期搖滾的基本特點,呐喊與憤怒。呐喊,是覺得自己的聲音太。憤怒,是因為無能為力。

    但是,他們的呐喊和憤怒,是沒有多少建設性的,他們隻想解構什麽,根本沒能力創立什麽。為什麽總有一種聲音太的憋屈感呢?因為他們生長在英雄主義時代,總認為人定勝,結果,現實,根本談不上,其實是腳下這塊地,你都影響不了。這與聲音大無關,隻與能力有關。沒有能力影響身邊的人,總是在大喊大叫。

    所謂憤怒,其實是改變不了自己與周邊,世界不按我想的來,我們不是怪罪自己想錯了,總覺得世界錯了。

    世界如果錯了,現實如果錯了,你的呐喊就跟瘋子的性質差不多。就跟我時候,內心不服,拿起石頭打的效果一樣。遇到極端情況,自己扔上的石頭,會反過來,砸到自己的頭上。而當時的搖滾,就有點自虐的傾向,於是,有些所謂的歌手,走上了吸毒的道路。

    快感從生理上來,隻是多巴胺等化學物質的反應。從心理上來,隻不過是個偶遇。但是,它的一個另類特點,總被人濫用。快感是與痛苦相對應的,基於這點,有人就製造一點痛苦,造成沒痛苦時那點快樂的感覺。自虐,就這樣產生了,並且形成依賴。如同酒精依賴症患者,不製造出頭痛和嘔吐,他根本就無法感受正常健康時的快樂。

    “按你所,想是沒有用的,即使在你這樣聰明勤奮和專業的情況下,想也跟不上現實?”

    胡這個問題,讓我想起幾年前我所寫的一個隨筆《奔跑的中國》,中國跑得太快,莫中間有許多人掉隊埋怨,就是一邊看比賽的啦啦隊,也覺得跑道上的人太快,分不清隊員的身影了。

    “也許吧”萬老師到:“其實,我隻想一個最簡單的問題,為什麽跑,往哪裏跑,這兩個問題都沒想清楚,是什麽力量和目標,讓人們奔跑的呢?”

    “人倒不一定非要想好了再做。比如孩子學爬學走,隻是為模仿而模仿,他並沒有想好走的方向與目的,這恰恰是最有意思的。”

    我隻是這樣打個比方,啥事等想好了再做,半就邁不出一步了。

    “你是要否定思想的價值嗎?”

    萬老師扣了一個大帽子,我當然不接這個鍋。“也許,思想的價值和表現形式,不是我們想的那樣吧。”

    我回避了這個價值的話題,因為隻要談價值,就要有判斷,有判斷,就有是非。而現實,是沒有是非的。“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們能夠談地的是非嗎?這不僅僅是道家的思想,儒家也一樣。孔子:“何言哉?何言哉?”

    現實就在這裏,規律永遠不變,這是好是壞?有什麽價值判斷呢?

    “也許莊老師得對,我們要對思維模式進行改造和調整了,要不然,認不清現實,這個矛盾會越來越嚴重。”胡到:“老實,單純用邏輯的方法來思考,恐怕跟不上現實的節奏,最聰明的思維,也許不是哲學家們擅長的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