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四百九十章 他們那一代(1/5)

    萬老師這種激動明顯屬於失態,他自己馬上就意識到了。“你得對,我的缺點就是嘴炮,畢竟是我們這種人的通病。人莫短,胡到我的短處,搞得我不冷靜了。心理學,是這個規律吧?”

    胡不好意思地笑笑,包含著肯定和歉意。“我不會話,萬老師莫跟我這年輕人見怪。”

    “怎麽可能呢?年輕人對我的激烈批評我經曆太多了,你這還算溫柔的。課堂內外,跟我爭論的學生,都可以是最好的學生,話雖然難聽,但我是喜歡他們的,但就是這樣的年輕人,在大學裏,也越來越少了。代溝吧?我經常這樣安慰自己,自己老了,不太理解年輕人了。但是,他們有些批評,卻非常刺耳,我感情上難以接受,但理智上也覺得,他們一針見血。”

    我趕緊問到:“什麽樣的批評,是最讓你難受的?”

    萬老師想了想,到:“有一句話,我最難得接受,但想來,或許有道理。那是一個年輕的學生給我提的,他的專業成績是最好的,但平時不太善於表達,也不怎麽提問題,總是愛看書思考。他是真愛哲學,真能思考,是我最喜歡的學生之一。有一,他給我:老師,我發現你們這一代搞哲學的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獨立思考。”

    太有衝擊力了!一個哲學家沒有獨立思考,這不是從根本上否定了他的專業素養?對比太大了,老師最喜歡的學生,成績最優秀的沉默者,最熱愛專業的思考者,居然給老師來了一句最有打擊力的話。

    “我當時就愣了,沒反應過來。打擊太大了,你知道,在你最喜歡,甚至以他為驕傲的學生麵前,他接了我的底褲。當然,我也是個好鬥的,我當場就反問他了。”

    “你怎麽問的呢?”胡的問題一般都有意義:“是一個問題還是幾個問題?”

    “你猜得對,你們這一代,一個問題是無法受到打擊的。反擊這樣的學生,如同反擊胡這樣聰明的人,如果不能從根子上一句打倒,就得從數量上,爭取壓力。我問了他三個問題。第一:你的判斷中,你們這一代,這個定語有特定的含義嗎?第二:你所的獨立思考,有什麽樣的內涵?第三,為什麽我缺乏獨立思考?”

    哲學老師就是專業,主體與客體,都從這三個問題中包含了。並且,還分了層次。我問到:“對方怎麽回答呢?”

    “對方采取了我最無法容忍的方式回答了。他隻:這隻是我個人感覺,老師你不要生氣啊。完,就走開了。”萬老師一字一頓地:“這種回避辯論的方式,讓我受到些許的侮辱,並且他看出了我的情緒,用生氣這個詞表明了我當時失去了理性,這更是對一個哲學老師的蔑視。在我內心中,這就好比一句古話:不要跟傻瓜辯論。太打擊人了。”

    我與胡對視了一眼,知道這句話對人的傷害。一直以聰明和專業和理性標榜自己的人,居然被自己的學生有可能視為傻瓜,這是多大的傷害!

    “當然,人家也許是自己回答不了你的問題,故意回避而已,也許你想多了。”我安慰到。

    “但是思考,或者想多了,是我的工作,辯論是我的長項,這不得不引起我自己長時間的反思。因為,這位學生,這樣我,肯定是有道理的。因為,他跟我沒有感情與生活上的衝突,甚至從感情上講,他與我之間,還比較親近的。一個聰明人在理智正常的情況下作出的判斷,肯定有他自己的道理,我必須把這種評價當成解剖刀,來反思自己的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