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四百八十二章 底盤與動力(1/5)

    短暫沉默過後,萬老師到:“據我所知,胡所的偉大人物們,以及我所了解的哲學高手們,大多處在一個不太幸福的生活之中。按理,幸福是一個心理狀態。最能夠了解自己心理並且處理調適它的,應該是心理學家。但是,搞心理學的,也不見得比我們更好地處理心情問題,對不對?”

    他得有道理啊,畢竟幸福隻是一種心理感覺。按理,如果能夠操控或者調適自己的感覺,應該更容易得到幸福感。

    “你是在我嗎?”胡敏感地問到:“你是我不幸福,甚至學了心理學後,有更麻煩的心理問題?”

    “不不不,胡。我是,了解自己心理的人,怎麽打理不好自己的感情?”

    “也許是底盤與動力的關係”胡的思維一向跳躍,這是才的基本特點,他思維的線索即使是直線的,但因為速度太快,旁人也難得追上他的思路。

    我在大學時,就遇到過這樣一個逗比老師。我們教數學的是一名副教授,年紀比較大,他的授課風格與其是嚴謹,倒不如是照本宣科。

    有幾,他病了。於是,就讓一個剛剛研究生畢業的夥子來給我們上課。我們這三本院校,高數學習,大致是用最簡單的題達到60分就萬歲的程度。但這家夥估計剛畢業,還有二塄子熱血,第一次上講台,就有點收不住。當他講到某個數列矩陣時,腦袋一短路,就自嗨地跟我們大講,數學之美。

    “大家快看,這個矩陣,是不是美得一塌糊塗?你們看這兩條對角線上的數字,以最中間的0來看,四邊都以它為中心對稱,對不對?你們看縱列和橫列,也有規律,大家看到沒有?誰來回答我?”

    這家夥背對著我們對黑板上的數字指指點點,當他回頭看有沒有同學舉手時,發現,大部分人都低下了頭,當然抬頭看他的少數目光中,都透露出茫然的神色。

    他丟掉了手中的粉筆,獨自黯然神傷。

    他動力強勁,而我們學生,底盤稀鬆。我們互相拉垮了對方,何必互相傷害呢?三本院校的師生,如果隻講學術,算是一種不道德。

    “對於幸福,對於感覺,對於心理。我們要注意,這個動力和底盤都是自己。假如求知的欲望和見識的擴展是你的發動機,因真理之油的牽引,你會很有能量。但你的經曆和記憶情感,則是你的底盤。二者如果不相匹配,盡早會出問題。”

    胡這一解釋,萬老師到:“所以莊子,以有涯求無涯,殆矣。”

    我理解到:“人們看到的世界信息是無限的,至少有無限的可能。但能夠理解的,隻能是與自我經曆的框架自洽的。如果不能自洽,矛盾就產生了。所以,高手的痛苦,大概來源於此吧。”

    “很合邏輯!”萬老師不知是玩笑還是讚歎。

    我就當他是玩笑吧,我也幽默一下。“瘋人院院長測試三名精神病人,看他們的恢複情況。院長問:你們知道中國最高的人是哪個?甲答:我知道,是姚明,米4,最高了。乙反駁:錯,是樂山大佛,超過七十米。丙:什麽叫超過七十米,人家七十九米好不好?甲此時來神了:那是坐到的,七十九米,他要站起來,不得超過100米?乙擔憂到:都坐了這麽久了,不知道還站不站得起來喲。丙表達了同感:估計不行,長期在江邊,關節炎肯定是有的。”

    得三人哈哈大笑起來。夜晚的笑聲,許多事是隱私是邪惡甚至不可言。而今夜,我們的笑聲坦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