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四百一十五章 小蘇和黛玉(1/5)

    最近一段時間,我在網絡論壇上混時間。因為,長期處在這樣一個人際交往的空白環境裏,我怕把自己呆傻了。

    我加入了一個群,主要是討論心理的。這個群裏,女性比較多,而我對女性,是不太了解的。因不太了解,所以有好奇的探索。

    一個女性朋友說,她在網上,幾乎沒有現實中的朋友。她在網上可以大膽地說話,覺得很放鬆。但在現實中,哪怕是同學聚會,都說不出話來。

    我在現實中,也幾乎沒有朋友了。在這個賓館,我除了吃飯和偶爾逛街,也沒什麽交往。但是,我與她卻是不同的原因。我不接觸朋友,不社交,是因為完全沒有必要。

    我想幫助她,在網上,也算我在做好事。我用自己理解的心理學知識,給她進行了開導。而小蘇的情況,我隻是大概介紹了一下,是個推銷員,社交中的高手,用社交賺錢的人。

    另一個例子,是黛玉,每個人都熟悉她。網絡那邊的人,也覺得自己像黛玉,這是個自尋煩惱的家夥。

    在我接觸的朋友中,大部分是臉皮厚的。因為,臉皮厚、吃個夠。今天最流行的歌星影星,都是人來瘋,越是舍得做,越是臉皮厚,越有表演天賦。

    聽小池說過,她們傳媒大學,學表演的同學,經常受到老師的辱罵,很難聽。我當時覺得,大學教授了,怎麽這麽沒禮貌素質呢?

    後來,小池解釋到,吃開口飯的人,靠臉吃飯的人,也就演員,必須臉皮厚。如果連挨罵都接受不了,怎麽接受閃光燈下的眾目睽睽?我明白了,挨罵和接受羞辱,也是專業訓練的一部分。

    小蘇的臉皮就特別厚,可以在別人的憤怒和打臉中,發自內心的微笑,因為推銷,也是一個臉皮厚的工作。

    而現實中,有許多臉皮薄的人,他們因為不成功,因為接觸社會麵小,所以,沒引起大家的注意。但他們,卻大量地存在。對別人評價的敏感,或許是他們臉皮薄的原因。

    比如林黛玉,臉皮就特別薄。明明喜歡寶玉送的東西,嘴上卻不敢承認。寶玉親口問過來,還要否認。對自己最愛的人,都保持著害怕批評的狀態,怪不得,寶玉好久都無法確認,黛玉是不是真愛他。

    好多戀人,因為所謂的自尊,而忘記了及時表達,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產生的錯過,是愛情小說最重要的主題了。人隻要有交往,就會有評價。這些評價對你來說,並不十分重要,因為你有自由選擇權。

    不喜歡我的人,我離開就是了。何必非要討好呢?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人會在人際交往中,難以控製自己有很多的內心戲、總擔心別人內心給了自己“差評”。這樣的人往往過得並不如意,無論是戀愛,還是日常與人交往,他們都會感受到很多焦慮、恐懼和壓力;而周圍那些與他們交往的人,也難免因為他們的誤解和揣測而感到困惑。

    這些“愛多想”的人,通常有如下六種特點:

    第一,與人交往時,先預想最糟糕的局麵,即使每次其實沒有發生什麽不愉快,下一次還是會做最壞打算。想交往又怕留下不好印象,這種人,在沒見麵之前的猶豫,浪費了自我表達和取得對方印象的機會。更嚴重的是,有的人在極端情況下,主動逃避與人的見麵,錯過了最想見的人。

    第二,在說話、做事時,會特別在意他人的感受;這讓自己說話完全沒有底氣,老是隨聲附和,變得談話毫無價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