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九十七章 漂亮的老鄉(1/5)

    要說呢,我是沒有修為,看書時一本正經,放下書,就張狂隨性了。

    其實,這個酒店是免費供應早餐的。我基本上沒去過,因為我要到那家小餐館吃飯,時間長了,酒店的服務員也就知道我的習慣了。

    也有人跟我開玩笑,也有人打聽我的情況。我的情況,在她們眼中,算是一種不正常。

    比如有個天天負責我們樓層衛生的阿姨,看到我長期不用酒店的洗漱用品,而按酒店規矩,這些一次性用品是天天必換的。

    一天,那阿姨問我:“先生,你這些用品都不用,是嫌我們酒店的東西差了還是有什麽講究?”

    “沒什麽,你換你的,我用我的。我隻是習慣用自己買的那個牌子。”

    她當然是高興的,她天天把這些收起來,放到自己的袋子裏麵去了,估計是拿回去用吧。當然,最開始,她還是不好意思的,看我自然的表情,她後來倒也坦然了。

    “先生,像你這樣的長租客,可以申請酒店打折的。”一天,她這樣跟我說,好像是回報我的饋贈。

    “不用打折,我也不知道我會住多久。”

    “什麽?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是來辦事的嗎?怎麽不像呢?”

    我笑了笑,擺了擺手,表示不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也真無法回答。我要說,我是來學佛的,那就該到寺廟。如果說我是來尋找故鄉感覺的,那也得有故鄉人會麵。如果說我是來躲清靜的,那就應該上深山。

    我隻是一個閑散的沒有牽掛的人,隨著習慣和際遇,漂泊到這裏來了。比如長江上的漂浮的一片落葉,誰知道浪花會帶我到哪兒去呢?我與浪花的旋轉與自嗨中,得一時快樂就一時快樂,隻要不沉沒,就看得到藍天。

    這個地方,暫時還沒有不舒適的感覺,所以就住下來了。如果有一個,有任何打動我心思的契機,我就改變自己的行蹤了。

    這是一種自由。財務自由在這個社會中非常重要,你可以什麽都不幹,想到哪裏就到哪裏,凡是用錢能夠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你獲得了人生自由選擇的快樂,當然,繁花落盡後,你也會覺得非常無聊。

    我望著身邊的書籍,發現這就是排遣無聊的藥石,如同太空虛了,拿一個針,在自己皮膚上紮小孔,看著血冒出來,假裝大驚小怪地喊痛。其實自己也在騙自己,隻是為幸福找對比,自找的疼痛。沒有別人觀看和安慰,這種自找,隻是一種娛樂。

    以一種旁觀者的心態看身邊的人和事,有時甚至以旁觀者的角度看自己,得到某種鏡像似的效果。仿佛,這會得到某種清楚,如觀棋者,旁觀者清。

    但作為一個年輕人,有血有肉,怎麽可以安於這種平靜呢?我知道,內心隨時會湧起衝動,來打破我這貌似的高深。

    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這不合理,我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比如,我以旁觀者的角度看自己,這明顯從意識上,就有了兩個我。曾子三省吾身,那短暫時期的跳躍,而我天天這樣回顧自己,總會模糊角度,有種精神混亂的危險。

    這種反省,我經常是淺嚐輒止,深入不得。我記得有個病,名字叫精神分裂。我不敢亂來。但是,這樣常常反觀自心,有時會有一種滿足感,假裝自己是在修習觀音菩薩的:反聞聞自性。

    欺騙自己也沒什麽錯,世界上的人,不是大多在自欺欺人嗎?隻要能夠讓自己滿足一下就好,快樂一下就好,意淫一下就好了。

    好是好,但了不了。比如我這天早晨剛下樓,就遇上餐廳的領班了。這位個子高挑的美女,在重慶算是很出眾了。她平時對客人,有一種淡淡的客氣和禮貌,稍微有點冷,但她近來對我,仿佛顯得比較熱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