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九十二章 世事無常數(1/5)

    既然弘學是在家居士,他夫人也是在家居士,那麽,這種情況下,得到佛學的造詣和進步,是不是有什麽特殊的阻礙呢?

    從我了解的淺薄的知識來看,以前認為佛門中人,嚴肅而不苟言笑,苦行而沒人情趣,厭世而無家無友,這種概念恐怕是要修正了。

    比如,書店老板,他與夫人幾十年在一起,並沒有耽誤他與佛有緣。再說大了,趙樸初先生,就是居士,有家庭有夫人的。仿佛,這點,與佛教並不衝突。

    既然是這樣,那麽,妍子為學佛,與我的夫妻生活,發生了極大的幹擾,是可以避免的。因為這麽多成就者用實踐和成果證明,在夫妻生活中,仍然可以找到向佛之道。

    突然,我內心中升起了一種強烈的信心。

    我知道,妍子是我唯一的也是最後的一個妻子,我們雖然在法律上離了婚,但我們還有共同關心的事業和群體。我們之間家人般的親情,也是割不斷的。

    這種親情,因我母親的參與與見證,而變得牢固,它是我人生軌跡上不可逃避的經曆。

    我記得,我看過大迦葉的經曆,他與夫人在家都心向佛道,一個出來追尋佛陀,另一人在家苦等,結果,大迦葉尋到正道之後,為思念遠方的妻子流下了眼淚,此事被佛陀看見,允許他回家,接來自己的妻子。他終於完成了約定,將正法帶給妻子,兩人都得到了解脫。

    我說這個故事,並不是要自己像迦葉尊者一樣,成為那麽偉大的人。但我們從基本教義上看,成就的大菩薩們,並不回避感情。

    比如鳩摩羅什,比如維摩居士,這樣偉大的傳奇,他們並不回避女色。也就是說,隻要態度和方法是對的,其餘表現出的生活狀態,並不是最重要的。

    假如,我能夠找到最終的正法,並具備修持的能力。有一天,我帶著這種能力,回到妍子身邊,讓她在學佛的道路上,有更大的進步,或者我們都能夠成就。那該是多麽美妙的事啊。

    總有人說極樂世界,總有人說西方樂土。但還有一句話,佛法不離世間法,學佛的根本目的,是得樂,而不是專門來自找痛苦的。

    如果我找到那個終極的快樂,我將帶給她,我將讓她快樂。我想起海子的一首詩:“給每一座山每一條河取一個溫暖的名字,給每一個親人通信,告訴他,我的快樂。”

    那麽,戒律究竟是什麽呢?

    我又處於矛盾之中了。還是學得少,見識得少啊。

    但是,我必須給妍子打個電話了。這麽久,不要說她不想我,但我肯定很想她了。

    “妍子”電話一接通,我就輕聲說到。這輕聲之中,包含了多少無奈和欠疚,多少思念與小心啊。

    “哎呀,是莊娃子啊”電話那邊,傳來了媽的聲音。“莊娃子啊,你在哪裏啊,也不給媽打個電話,忘了我們了?你這個沒良心的,跑這麽久,也沒得消息,害得我們全家人,又想打你電話,又怕討你的嫌,哎呀,你找妍子嗎,我去喊。”

    聽到媽這麽說,我已經開始哽咽了。我以為世界對我是無情的,結果,最無情的是我。明明他們把我當孩子看,而我卻不把他們當親人。

    “別,媽,我先給你說話,你們還好吧?”

    “莊娃子,我們有什麽呢?我們還不是那樣,肯定好的。隻是你一個人在外麵,是把我們忘了,還是有新的事情,我們不知道,你也不來個電話,我跟你爸說,怪你沒良心,你爸還勸我,說莊娃子不是那樣的人,估計有什麽事,沒顧得上。莊娃子,你在哪裏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