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九十一章 源頭在哪裏(1/5)

    每天下午從書店出來,我都迫不急待地回到賓館,想通過看書,來增長一些認識。

    在書店,我有個發現,也是在書架上找辭典時發現的,這家書店幾乎有一個架子上擺了七八本弘學寫的書,難道,這老板,對弘學有什麽淵源嗎?

    好在賓館有電腦,我迅速查了一下弘學的情況。當然,這個名字,在佛教界應該是很平常的。但有一個人的情況,正符合這本書的作者。

    弘學居士,就是重慶本地人,南岸區。那麽,我可以猜測,他在重慶本地影響很大。也許,書店老板跟他有過交集,這就是他書店擺滿了經常著作的原因吧。

    這個人曾經在西南民族學院讀過藏語文,與書店老板一樣,也是動亂前的大學生,屬於當時知識界的精英分子。當然年齡有差距。弘學居士是38年出生,57年畢業。按年齡上講,大約比這個老板大20歲左右,也就是大一代人,估計是前輩了。

    在西南民族學院時,受教於我國著名社會學家、民族學家吳澤霖和馬時芳夫婦。這兩人,我在北大圖書館看書時,曾經接觸過他們的著作,是奠基人檔次的人物,可以算民族學,尤其是藏民族學的大師了。

    並且,弘學居士在讀書期間,還曾經求教於梁在農教授,也就是後來著名的智慧法師。還有兩個西藏高手阿旺洛追紮巴、密悟格西。這兩名西藏高手我不熟悉,但肯定是不簡單的人物。

    看來,弘學居士,對文化宗教及民族學社會學,是有很紮實的學院功底的。這種受過係統精英教育的人,有一批大師指導,見識遠超我們這種自學愛好者水平。僅從文化角度上講,他都有資格當我的老師。

    但是,他在宗教上的地位和成就,我並不知曉,我決定明天去書店,再次尋找線索。

    今天就看書吧。《人間佛陀與原始佛教》,這本書完全是寫給讀書人的。從曆史和宗教的角度,嚴格按大學教材的模式寫出,很適合我這種人看。

    佛教的產生,當時的社會狀況,以及佛祖的本人生平,介紹得非常清楚。更為重要的是,他把佛祖本人的思想行為變化以及當時的故事環境,一一介紹了出來。

    語言既不誇大又不晦澀,平實準確,是很高的境界。韓愈興趣的古文運動,提倡文字的準確和簡潔,完整地體現在這本書上。所以,以嚴謹的治學態度來寫的這本書,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是我們這種習慣學院知識的人,最好的基礎知識讀本。

    老板太了解我的特點了,我讀到這本書時,有了這樣的感歎。真是高人,知道哪種東西最適合我。

    弘學居士,按網上的介紹,已經出版了十幾種著作了。我把這十幾種著作的名字,一一記下來,準備有機會全部買來,細細閱讀。

    有《佛學概論》、《藏傳佛教》、《佛教文學》、《中國佛教簡史》、《淨土探微》、《禪門風姿》、《部派佛教》、《中觀學概論》、《佛教圖像說》、《唯識學概論》、《曼荼羅文化藝術叢書》等,還有我手邊的這本書。

    從書名上就可以看出,這是正規的教材類書籍,是嚴肅的學術文章。與南懷瑾先生的戲說他說不同,南先生的著作類似於科普文章或者藝術化文章,而弘學法師的著作,是嚴肅的學術。

    也許南先生讓我有興趣,讀他的書輕鬆而有樂趣。但弘學法師的書,才真正讓我懂得這門宗教的基礎知識。

    我現在需要的,不是它有沒有意思。而最大的問題是,它究竟是什麽,怎麽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