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九十章 認識你自己(1/5)

    我有個困惑,老是禁錮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讓人別屈於狹隘的空間之中,難道不扭曲人性嗎?難道不抹殺創造嗎?難道不自虐痛苦嗎?

    有不是有點找別扭,是不是有點傻?

    “先生,按你的辦法,是不是感到有些痛苦呢?”我旁敲側擊地問,怕用詞太直接,傷害一個老人的心。

    他盯著我,還是那種虛浮於空中的微笑。“你內心肯定懷疑了,你不如直接問,我這是不是在自找苦吃,對不對?”

    我相當不好意思,但他說得對,我說不出口。

    “那麽,我問你,即使我這是自找苦吃,我這麽大年紀,身體這麽差,憑什麽就堅持下來了呢?別說我這個沒成就的人,說個名人。達摩祖師麵壁十年,不跟人說話,不與社會接觸,他憑什麽堅持下來了呢?如果苦行僅僅是苦的話,如果戒律僅僅是約束,你能自己主動堅持十年嗎?”

    “我不能。”沒辦法,他這麽多問題,我答不了。不如直接說實話。

    “僅有苦,當然是不能。我們都是人,離苦得樂是人的本性,扭曲本性的事,一時可以憑意誌力做到,但要長遠堅持,恐怕是不行的。人非草木,怎麽在找別扭中長存?”

    是的,他的回答有人情味,也符合我的感受。

    “先生,照你這麽說,這苦中還有樂?或者說,在苦中還有堅持下來的另外的收獲?”

    “當然,學佛的目的,就是離苦得樂,與人的本性是一致的。而且,發現真相,也是人的本性。這是得道的最根本特征。為大樂而受小苦,是件劃得來的事情。何況,在這苦中,如果修法得當,你會進入到某種法喜之中,自然升起人間所不能達到的快樂境地,這事我不透徹,也不好跟你說。但是,你別以為和尚是可憐兮兮的人,他們經曆的快樂和痛苦,你是體會不到的。”

    原來有這麽回事,以前我根本不知道。在打坐期間,我也曾經享受過平靜的感覺,這種平靜,大不了相當於某種高效休息的過程。經過這個過程,人的頭腦清醒,身體精力充沛,僅此而已。原來,更進一步,會有更多的東西。

    更莫說,這還與真理真相有關,那會多麽誘人。我突然發現,原來還有另一種美,吸引著曆代的人,進入佛門並綿延下來。妍子的堅持,我知道,她在戒律和修行中,找到了某種平靜的美,也許,是我不能動搖她,家庭不能動搖她,世間的生活不能動搖她的根本原因吧。

    盡管,她沒有得道,她甚至連真相的邊緣都沒有接觸,卻如此堅決地走上修行之路,肯定是有另外的原因的。如這位老先生一樣,這個東西,她形容不出來,即使她跟我比喻出來,我也聽不懂。夏蟲不可以語冰,我就是夏蟲。

    “先生,就說說你,得到了什麽?讓你如此嚴格地遵守這種不自由的束縛。”

    “首先糾正你一個概念,戒律並不束縛你的思想和創造力。相反,它是一種對創造力的解放。具體的東西我說不出來,但可以打個比方。創造力拖著我們的肉身和*,本身就受到了束縛。把創造力從肉身和*中解脫出來,就是戒律。”

    我大概揣摩到,這估計是放下包袱開動機器的意思。

    思想的自由總會受到打擾,如情感如*如身體如環境,這在我平時的生活中,自己是有體會的。

    “當身體*情感之類的東西被約束後,打擾思想的東西越少,創造力就越自由,那麽,你會發現智慧生成,如同一絲燈光,越來越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