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代人傳奇(1/5)

    “她事先倒是跟我商量過,我沒放心上,總是說,再看看再看看。誰知道,她就自作主張地下手了,這樣大的事,不跟我細細商量,她來作主,結婚以來,還是第一次,我有點生氣。隻不過看在孩子的麵子上,沒跟也鬧翻,畢竟房子已經買了,又退不回去。”

    這種大決定,是什麽原因讓他夫人有膽量的呢?

    “後來才知道,賣房子的人是家裏有急事,急需要用錢,所以價格比較低。當時也有些人想買,隻是一次性出不了那麽多現錢,這個便宜就落在我夫人手裏了。”

    那是,重慶本地人要賣自家祖產,沒有急事肯定不會出手。但像他們家這樣,幾十年兵工廠的高工,工資高積蓄多,能夠拿出現錢的,也不太多。兩方一合,買賣就成了。其實,愛占便宜的人,一生也沒見得占到多大便宜。有運氣的人,倒會撿個大便宜。

    “為這事,我跟她也爭吵了幾句。她一句話,把我氣著了。她說:她不買個房子,萬一我不要她娘倆,她和孩子,是不是還得回鄉下農村,連重慶的大街都睡不了?這話太有點絕情,說得我羞愧和氣憤,但還不好發作。畢竟,這些年,雖然跟她是正常夫妻,但我對她確實沒多少關心和照顧,她的危機感,是我造成的。”

    他夫人有這個願望,估計已經積累好多年了。成不了一個重慶人,有隨時被拋棄的危險,這種生存壓力,在底線思維下,總得要尋找安全感。女人對家的感受,最重要的有兩點:孩子、房子。

    “她辦了這個書店後,生意也漸漸好起來了。她不管是進貨還是搬貨,都是她一個人的事,我從來沒幫過忙。理由是我工作忙,沒時間。有時候,我看她一個女人,搬這麽重的東西,也想搭把手,但她不肯。說我是拿筆杆子的人,不要那麽沒出息。她是拿鋤頭的,這點活沒問題。她力氣越來越大,生意越做越活,當然,腰也越來越粗,相貌也越來越老了。”

    這話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夫人有了事業後,對討好丈夫的那一套,做得少了。

    “我們家就以這店子為中心了。畢竟孩子學校離這裏近。原來孩子是上廠子弟校的,但那裏教學質量不太好。這附近有重慶的重點學校,夫人會拉關係,居然把孩子轉學到這裏了。”

    我好奇,一個農村女,在重慶這樣大的城市,怎麽學會拉關係的。

    “她跟學校的關係,最早是因為訂教輔材料而拉上的。她給的回扣多,平時說話也熱情。別人看她也實在,所以教輔這一塊,她拉了好多生意。這是這個店子,當年賺錢的主要來路。我跟你說,她開這個店子,三年內所賺的錢,比我三十年的工資還多。再加上這房子增值,我家的財富,可以說是從中產到富裕,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當然,拿工資的肯定比不上做生意的。王蒙對那個時代有個小說,名字叫《過街雨掉鋼蹦》,隻要你在街上,也就是市場上混,總能撿著無數的錢。這是收獲製度紅利,也是第一批富起來的人的通常路徑。

    況且,他夫人拉的關係,其實是最鐵的關係。有利益交換的關係,最為可靠。在商品經濟裏,所有的感情因素、權力因素,其實都可以變現,折算成錢來衡量。直接快速最能打擊力。而在拉關係上,就是錢。這是李小龍所創截拳道的精髓。

    “孩子小學轉學,中學的選擇,全是夫人一手操辦。手裏有錢了,人也大氣了。我父母後來生病,接到重慶治病,都是她拿錢開路,住的是高幹病房,請的是最好的大夫,這些,是我這個讀了一輩子書,搞一輩子技術的人,想都不敢想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