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八十六章 偶遇大學問(1/5)

    外示儒術內用黃老,好像是一個定論,我並不這樣認為。

    說古代帝王的統治之術,離不開儒家與道家,儒家是對老百姓的宣傳,而道家,卻是帝王內心的選擇。

    儒家講的仁義禮智信,很像是一種道德要求。帝王,拿它來規範等級秩序與社會規則,有著使百姓均為順民的意義。而道家的黃老之術,卻深入帝王內心,以陰陽平衡來處理國事。

    看起來,這有點道理。儒家講道德典範,當然,臣民們如果這樣做,肯定好統治。況且,在儒家對國家治理最主要的經典《尚書》來說,也反映了治理模式和等級秩序。

    從管理學上來說,一個人如果大權獨攬,那麽,他所管理的對象,數量是有限的。一個人管理十人,就已經到精細化管理的極限了。從朝廷這個政府機構而言,帝王隻需要管理最主要的十個諸侯,而每個諸侯也隻不過管理十個郡縣,以此類推。於是洪範中就有從都城向外五百裏是一個管理層級,再向外五百裏又是什麽管理方式。這是適合分級管理分級指揮的道理的。

    所以,在管理模式上,儒家的思想,其實也是進入了帝王內部組織關係的。但是道家,更像是帝王的術。比如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明顯是道家無為思想作指導。再比如,從理論上講,皇帝是希望大臣同心同德來輔佐的,但實際上很難做到。於是,大部分皇帝,都希望在主要大臣中樹立對立麵,讓他們兩人爭風吃醋,皇帝作為中間人,就可以遊刃有餘了。

    在曆代宮廷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一兩個刺頭和打報告的小人,這種人不容於社會,但容於宮廷,因為,這種人正是皇帝需要的。他需要這種人夾雜在大臣中間,起一個鯰魚效應,以使大臣們保持警惕和戒懼。這也是道家陰陽平衡之術。

    我在部隊的時候,指導員說過一句話:“一個單位,總是先進,沒有後進,也不行。”我當時不太理解他的意思,現在明白了。沒有落後,先進顯示不出來。沒有先進,落後帶動不了。在部隊這個高度整齊劃一的集體,都需要差別,更證明了陰陽平衡的重要。

    其中,曆史上,最重要的分水嶺是漢武帝。他祖上是以道家無為思想發家的,文景之治,就是以不治而得到天下大治。積累出大量的財富和國力,此時,漢武帝的進取作為之心就來了。

    帝王也一樣,有錢就燒包。

    他在政治上首先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起因當然不僅僅是看到儒生對他山呼萬歲,得到心靈刺激和心理滿足而已。而是他想建功立業,成為聖人的體現。

    他獨尊儒術,當然也就在成聖人的路上越走越遠。從而違背了首家的基本政治思想:絕聖棄智,天下太平。

    當然,他的功績很大,打敗了匈奴。但是耗費也大,最後下罪已詔。

    中國曆史有一個奇怪的地方,當國弱民貧、內憂外患時,總是首家人物來拯救國家,皇帝也尊崇道家思想,精兵簡政的實踐,讓自己最終變得強大。

    但一旦強大了,儒家思想中想內聖外王的衝動,總是讓皇帝們躍躍欲試,讓曆史又走入下一個輪回。但是儒家思想的作用,如果用來穩定社會關係,倒也起作用。但用來拯救萬民百姓於水火,恐怕有點勉為其難。

    道家人物出來時,總是天下大亂時。比如諸葛亮,比如張良,比如劉伯溫。儒家思想風行時,總是天下太平時。我不知道,其中的因果關係究竟是什麽。但我隱約覺得,得天下與坐天下,是不是邏輯不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