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六十五章 事情有變化(1/5)

    白天,我是呆在喬姐家裏麵過的,主要是逛網上論壇和在家打遊戲。而喬姐,除了在家收拾雜務後,就是逛網上商城,購買一些看似精致卻並沒什麽用的東西。

    兩人除了身體,完全沒有交流的話題。

    人是需要交流的,心靈的震撼和共鳴,恰是在互相爭論或者互相欣賞員取得的,而我,卻與之無緣。這讓我越來越感到孤獨。

    當然,晚飯後,是我們唯一有事幹的時候。以考察項目的名義出去逛街,算是有個理由,接觸外麵的世界。但這種接觸,卻無法與他人進行深度的思想性的碰撞,這讓我很不安。

    過去貧窮得太久,以為金錢會給我帶來無數選擇,生活一定會變得精彩。但今天,我算得上是富足,卻越來越不安了。

    有一天,我上午一個人百無聊賴地逛到一所大學裏,看到一群學生在打籃球,他們夥伴似的爭吵和調侃,夾雜著一些幸災樂禍的噓聲,熱鬧非凡,我覺得,這才是生活。而我,好久沒有在一個集體了?好久沒有這樣放肆地大笑或者叫囂了?

    我想起了二娃。

    當年,我們會為了一個不重要的觀點爭辯,為了一個曆史人物的評價而麵紅耳赤,為了確定哪個女生長得好看而調侃,這種情形,今天對我來說,就是奢侈。

    當你感受到孤獨的時候,任何集體的活動,都讓你覺得羨慕。

    那路邊的老頭,就是那兩個下棋的人,是多麽幸福啊。看樣子,他們是老相識了,互相打趣著對方年輕時的醜事,還在棋盤上耍賴,這種有一生玩伴的人,該是多麽溫暖啊。

    那邊街角,還有幾個中年人打台球。那粗糙的桌麵,估計有兩年沒換了吧?那球杆,槍頭已經磨損得沒槍頭了。他們姿勢千奇百怪很不標準,但他們樂在其中。他們使用大力擊球,根本不考慮白球走位什麽的,隻是享受球進洞時那“砰”的一聲,那感覺,如同中了彩票一樣,歡呼起來。

    這群中年男人,在破舊的台子上,估計在回憶他們的青春吧,在他們少年時代,正是台球進入中國的時候,那時的時尚,就是靠近西方生活,如同外國人在電視上那樣,打台球,就是最便宜的手段。

    我記得當年在大學的時候,我第一次喝到了可口可樂,當時我就有一種外國人的感覺,是那麽的高大上,不是說口味有多好,隻要覺得自己某個方麵與外國人一樣,就讓人興奮不已。

    要說崇洋,中國經曆過兩個時代。第一個時代,已經過去一百年了,洋務運動,就是開端。那是外國人把我們嚇著了,我們感到生存的危機。

    治療辦法,當然得有一個學習的過程。但是,五千年文明的中華陡然學習外國,肯定是少數人才有能力幹的事。那時候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是很少的,大部分所謂的大師,不過是販賣洋知識的二道販子。

    這種少數精英把握的學習趨勢,把大眾排除在外,壟斷了知識傳播的內容渠道和手段,這是不能容忍的。於是,造反,打敗外國人,就成了中國大多數的理想。

    老毛就是打敗外國人的代表,至今還有人崇拜他,就是他提供了範本,中國人也可以。在長沙,這個風氣是很強大的。

    但是,老毛所提供的路徑,隻是用中國的傳統思維來打敗外國人,他並不能說明外國人哪裏不行。

    第二個高潮就是八十年代,當外國的東西鋪天蓋地進入每個老百姓生活時,老百姓感受到了幸福危機。原來我們所追求的田園牧歌式的傳統幸福,是那麽的貧乏,而人家,所享受的現代文明,是那麽的精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