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二百九十九章 亂世的黃金(1/5)

    關於黃金的故事,可以說充滿了人類社會的曆史。爸這次的棋後故事,把我拉到了他和媽的臥室,從保險櫃裏拿出了各類黃金製品。

    有金條,黃金紀念幣,金磚,金首飾,當然還有一些憑證,當然量不多,一樣隻有一點,仿佛是一些樣品。

    “這是你媽的存貨,就這一點,值不了多少錢,原來她曾經瘋狂收藏過這些,後來大部分都變現處理了。”

    我問到:“她為什麽喜歡這些東西?是她喜歡黃金嗎?”

    “誰不喜歡?她收藏這麽多,有一段時間,甚至有些偏執,也不單單因為自己喜歡。”

    爸說這話的時候,用了偏執這個詞,當然是媽不在的時候。這時候,妍子陪媽出去散步去了。

    “那是為什麽呢?”

    “不安全感。98年的時候,不是有個亞洲金融危機嗎?你媽感受到一種亂世來臨的錯覺,為了給家庭留條後路,就買了些黃金。亂世的黃金,這話流傳很久了。”

    是啊,中國曆來就有這個說法。當然,全世界都一樣,黃金是最後的保值品。在戰爭年代,國軍的將領們已經不相信政權了,政權背書的紙幣當然也不相信,他們隻相信金條,也是這個道理。

    當然還有個疑問,我掂了掂其中的一些金條的份量,問到“這些也不怎麽值錢啊,就以三百元一克來計算,就算有一千克,這些東西加起來,也不過值三十萬,還比不上客室那個百寶箱一個東西值價,怎麽要把它們放在最保險的位置,反而對那些文物寶石的東西,這麽貴,你們卻不怎麽重視呢?放在一個木櫃子裏?”

    “這肯定有道理的,莊娃子,這櫃子你打開過,估計裏麵的東西你也仔細看過。”

    是的,原來為合同的事,我打開過這個保險櫃,但沒認真察看裏麵的東西。我當時對這些黃金的東西沒怎麽在意,對美金和現金大致上也隻是估算。我覺得,裏麵最值錢的,是各類合同和憑證。

    “我沒仔細翻,也沒注意,當時隻注意找公章和賬本了。”

    “你發現這裏麵的東西,有什麽樣的特點?”

    爸這一問,倒把我問住了。東西類型比較雜亂,我還真總結不出特點來。作為全家最大的保險櫃,總重量估計不低於一噸,沒有吊車等大型工具,是搬不走的。密碼和鑰匙也比較複雜,不太好開。

    一般的保險櫃,密碼是一個數字旋鈕,正轉一個兩位數,反轉一圈後再轉到一個兩位數,再正轉回最後的兩位數。這種密碼設置是比較古老的,大概三組數字對齊後,裏而的機關就會對準一個固定的空隙,就可以打開了。

    這種機械密碼的弊病是,它在數字到位時,手上有感覺,細聽有聲音,在老手麵前,是可以通過聽聲和手上的感覺,試出密碼來的。

    但這個密碼櫃最特殊的地方在於,機械密碼開啟後,隻是打開了電子密碼的一個蓋子,隻有電子密碼輸入正確後,加上指紋識別,才能打開櫃子。當然,還得有鑰匙。密碼我是知道的,機械密碼是媽的生日,電子密碼是妍子的生日。我和妍子結婚後,我的指紋也錄入了係統,是可以打開的。但一般小偷,光看見機械密碼了,無論他怎麽試,就是打不開櫃子,因為他不知道還有一個電子密碼,那個蓋子在櫃子的側後方,被窗簾檔住了,況且是嵌入式,表麵的位置與櫃體看不出差異。

    主人對完機械密碼後,在後麵的固定熟悉位置用力一按,自動彈起一個蓋子,這個蓋子裏,才展示出電子密碼盤和指紋識別器。如果鑰匙不在家裏時,還是打不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