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二百九十四章 嚇人的秘密(1/5)

    “那麽,與我們社會人間影響最大,最有關聯的山與水,究竟是什麽呢?或者問,影響中國曆史走向的地理因素,究竟是什麽?是如何發揮作用?今後趨勢怎樣?這些巨大的問題,我們研究院作了多年的研究,現在,我即將給大家報告一個嚇人的秘密,當時,得出這個結論時,也把我們自己吃了一驚。”

    這話一出,整個場麵鴉雀無聲。

    大家仿佛置身於學術的高端,即將成為中華傳統學術巨大成果發布會的見證者,大家的表情嚴肅起來,不敢稍有動作,害怕發出聲音。仿佛都害怕,擔不起破壞這一曆史時刻的責任。

    我見過亂用外國名詞嚇唬中國老鄉的教授與海歸,也見過一連串英語法語德語甚至希伯來語的貌似廣博的人。但利用大家最熟悉的話題來取得嚇人效果的,這還是第一次。

    我是不被嚇倒的少數的人,當然爸也不會被嚇倒,他不僅是見得多。更重要的是,我都不緊張,他就有底了。我知道蔡老師的底細,雖然不準備揭穿他,也不可能被他唬住。揭穿他不厚道,不信他是因為了解。

    但是,如果他是一個完全陌生的人,如果我對傳統風水學沒有深入了解過,恐怕我此時的表情,也跟會場上的人,差不多吧。

    屏幕上那張地圖,中間那一根線突出地閃爍。蔡老師輕鬆地說到:“大道至簡,答案其實就在常識中,也許在座的諸位已經有所體悟,這就是秦嶺和淮河。”

    大家鬆了一口氣,我們背後一排還有人輕聲議論:“看樣子,我沒猜錯,果然是它們。”好像,自己也跟研究院的人一樣的水平。好像,猜到這個結論,證明了自己並不笨。

    “但是,光知道這點就夠了嗎?我們還在研究什麽?如果研究隻到這種程度,那我們研究院不如解散算了。就像你研究半天,證明了人總是要死的一樣,這是沒有意義的。關係的問題是,如何好好地活。”

    蔡老師這樣講,又勾引了大家的興趣。

    “我們要研究,這個規律如何起作用,人們如何利用這個規律,把自己的生活,真正融入到大智慧中,得到一個圓滿的人生,這才是研究的意義。如果大家覺得我說得對的話,請表示一下。”

    要掌聲,有時是很有意義的。大家有種參與感,在激烈的掌聲中,群情激憤。

    “我們發現一個現象,在距今一千年以前,也就是唐代以前,關於都城,有一個規律。這個規律,從文獻、從考古中都有材料證實,我不詳加敘述,大家有興趣,回家去查一查就知道。況且,在座的,有的還是這方麵的專家,論據我就不一一展示了,免得耽誤大家的寶貴時間。我直接上結論。”

    大家看到地圖上有好幾個點在閃爍,其中有兩個點閃得特別明亮。“大家看到了,閃爍的點,就是唐代及以前,中國最主要的都城。閃得最亮的兩個地方,在座的,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甚至都去過。長安和洛陽。”

    “都說華夏五千年文明,夏朝的實際情況,我們不能隨便妄斷。就是商朝,其傳承脈絡及具體情況,目前也是國家工程即斷代工程,還沒有正式的結果。但是,我們今天最為熟知,最值得研究,有最可靠證據、最詳實記錄的,是從周朝開始的。”

    這一段話,大體上沒人問題。如果是一個對曆史學比較感興趣的人,就知道,這也是一個常識。但對在坐的外行來說,這幾乎就顯得非常學術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