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二百八十章 我笨在哪裏(2/5)

    “不是這樣的,小池,你對我付出這麽多,我知道你的心意。但我想知道的是,你為什麽這麽厲害?我如此複雜的心態,居然被你治好了,難道,你真的是我的藥嗎?”

    “你是我的藥”這句話一出口,我就後悔了。因為,我曾經是妍子的藥,但並沒有治好她的病。我自己也曾經到處找藥,治療自己,但都是病急亂投醫。這句話包含了太多內容,還不好跟小池一一說明。

    在我思索的時候,她仿佛也在想什麽。過了好一會,她突然冒出一段話來:“從明天起,做一個沒皮沒臉的人。說笑、哭鬧、尋歡。從明天起,丟掉所有是非判斷,我有一個衝動,綻放快樂,安心去玩。”

    這明顯是修改海子的詩,一如我們剛上島時所背誦的詩歌。但意義,大不相同。

    我們雖然麵對麵坐著,但石桌已經將我們隔開,那壺茶是我們共有,但思想卻跑得很遠。

    她在想什麽我不知道,但我思考的內容,肯定是她也不知道的。我在想,她為什麽比我高。

    想了好半天,終於有了點頭緒。也許是知識結構和思維方法的問題,她有一種神奇的解剖能力,而我沒有。以醫生治療的方法來比喻,一個是西醫一個是中醫。

    我是典型的中醫,一出現問題,我總是把自身問題與大量的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相聯係,主要靠比喻的思維方式,也就是打比方。這種思維方式,與我的知識結構有關。我所看的書,根子上是傳統中國的思維方式,就是天人合一。一個人靠自身的頓悟來理解世界,以自己為原點,企圖綜合性地得出結論。

    但這個結論,經常是似是而非的。比如,中醫說:上火了。是以自然界的火來比喻身體狀況。其實,這不精確。因為就是上火仿佛西醫中的發炎,也分病毒性的或細菌性的,也分免疫係統的和器質性的,精確分析原因,這在中醫上,很難做到。因為,中醫喜歡管中窺豹,而西醫強調顯微觀察。

    這不是說中醫沒用。也許在中醫大師那裏,有許多神奇的分析辦法。但據我初步的了解,中醫在尋找病因時,多數通過望聞問切,多是從外部向裏的探尋的一種方式。而本醫,搞標本化驗,是從裏向外地組合。

    而心理問題,是典型的內部變化,雖然有很多外界因素引發,但最終問題的症結還是在內部。如果不通過各種試探來尋找內部病因,外部的分析是無從著手的。

    比如範進中舉這個案例中,病因主要靠鄰居們猜,所謂痰症。胡屠夫打一巴掌就好了,這大概屬於瞎貓碰上死耗子,運氣而已。而西醫中,尤其是近代心理學,分析出一大堆病例,給出一大堆疏解方式,精確性是大大提高了。

    由此我聯想到,中國古代有如此發達的思想,有如此發達的生產技術,為什麽沒產生係統的邏輯門類,也沒產生科學係統,估計是與思維方式有關。

    整體性的思維方式,給人以一種錯覺,成為獨立於天地的偉大思想者。因為天人合一的緣故,人可以完全理解所有的天地,這就造成了思想的自洽。這種自洽雖然隻有極少數人能夠做到,但在大多數人感覺中,自己就是自洽的。

    許多中醫喜歡講一大堆玄之又玄的道理,以為真理包備於我心。甚至有“六經注我還是我注六經”的狂妄。但是又能產生幾個王陽明呢?朱先生是中醫大家,但許多庸醫也敢說自己不遜於朱先生,這就是沒有判斷尺度和標準的弊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