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二百六十一章 神秘宿命感(2/5)

    有什麽意義呢?你今天的處境是不是你自己造成的,都還不一定。

    今天我要搞個大思想,旁證算命無意義。簡單的無由頭的迷信,人們容易判別,但有點由頭的呢?恐怕你自己也不敢確定真假吧?這種有點由頭的,更迷惑人。

    我把這種迷信分類,試述之。

    其一、過來人式迷信。小時候,二娃的姐姐告訴我,如果看見死蛇是不詳的,會讓你得病。怎麽辦呢?用兩手虎口互相交叉地碰一下,然後,將兩手姆指和食指圈成一個圓,通過圓心吐口水,就可以化解。她給我們說這個經驗的時候,她已經讀初中了,而我們還是小學生,當然信了。人家的年齡擺著的,她看見的死蛇比我們多,她沒得什麽大病,估計是這個方法保護了她。不由得我們不相信。

    她在我們年少時,還教過我們許多生活小技巧。比如,當別人詛咒你的時候,你往地上吐三口唾沫,再用腳在地上擦掉它,也是三下,詛咒就失效了。

    當然,在農村的時候,更多的是老人教給我們的。比如人死了,你不能看他的眼睛,會勾走你的魂。比如走夜路的時候,有陌生人喊你的名字,你不要答應,也許是鬼在找替身。

    後來上學了,竅門的花樣也有了進化。大多開頭是這樣的:“聽我爺爺說”、“我們村有一個瞎眼老奶奶說的”之類。這裏有個看似合理但漏洞百出的推論:年紀大的人經曆多,他們從實踐中相信的東西,肯定有效果。要不然,他們不會平安地活到現在。

    活著成了不易的事情,迷信救了他的人生。這明顯是利用人們的恐懼的心理,在老人作為實踐豐富過來人的口中,以幸存者偏差的力量,讓你不得不信。

    恐懼使它自帶力量,經驗使它不容懷疑。

    比如我在溫州就碰到一個,這個人算得上是知識分子了,文革前複旦畢業的老先生,他在美國留學期間,聽到一個老華僑教給他的,那個老華僑長年飛美國和香港,有坐飛機的豐富經驗。他說,如果在飛機上情況不好,要出空難,你就念“風調雨順、急急如律令。”一直念,飛機就會沒事。他試過,保靈。

    結果,這老先生一次從美國回國的時候,在飛機上遇上險情,巨大的顛簸讓氣氛罩都脫落下來,有的人在尖叫有的人在哭泣,有的人念佛有的人念上帝。他想起了老華僑的經驗,迅速實施。“我連續念了那句口訣大約十來分鍾,飛機居然真的平穩了,你說神不神?”老先生跟我們講述的時候,神采飛揚,估計他是真信了。

    但是,我仔細一想,這事有哪兒不對。第一,如果這老華僑念這口訣不靈,他就會死於空難,根本沒人說它不靈了。如果老先生在那次飛機中失事,不管他相信不相信,這個口訣也不會傳遞出來了。這是幸存都偏差。第二,他既然說有人念佛有人念上帝,那麽怎麽確認,究竟是哪位神仙救了他們的命?

    其二、寧可信之迷信。這大多是宣稱能夠給你帶來好處的迷信,你願意信它,如果碰巧在某次試驗中得到驗證,你會堅信。

    比如本命年空紅褲頭的說法。說是本命年最容易招災甚至死亡,這是個概率問題。但是在醫學死亡統計中並沒有發現這個規律,人們願意相信,隻是因為找到了解決辦法:穿紅褲頭。我有辦法對付,所以災難不會來臨,我願意相信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