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了海子毒(1/5)

    跟小池在路上,我跟她說了關於四川的故事。外婆家的黃狗,以及貌似它後代的小黃。

    “它們都不在了,故鄉也就不在了。那個是個死寂的村莊,不知道表叔們還能守望幾年了。”

    “你把故鄉的牽掛,寄托在這個小黃身上?”小池果然聰明,她能夠迅速明白我的心意。

    “小心”我牽著她的手,讓她跨越過一個土坑,繼續說到:“你找的這個地方,與海子的描寫很像。”

    “我們都中了海子的毒,過去我住在農村,品嚐的是苦,今天有你,也許會嚐到甜味吧”我感歎到,這是小池的試驗,她讓我回歸農村,讓我重新從情感的出發。

    “對於我來說,跟自己喜歡的人一起,過海子描寫的生活,我不知道好不好,但想試試。”她說了真心話了,她既是對我的拯救也是對她的試驗,她抱關美好的預期而來,我盡量不讓她失望。

    “我會努力的,做一個盡職的農民,養活你。也許,多少年過後,你故地重遊,會想起這些日子,那我也算不虛此行。”我自顧自地說,不理會她聽沒聽清。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遊世界。”她吟誦起海子的詩句:“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我太熟悉這首詩的每一句了,但我沒有接著她的吟誦,我隻是聽。我們之間,有時根本不用對話,就能夠明白心意。

    但是我忍不住還是接了一句:“海邊風大,要裝玻璃。”

    她拿著手中的棍子,在背後打了我一下。我這有點煞風景了,從詩歌的意象中,突然出現破玻璃的現實,猶如濃香的咖啡中,墜下一隻蒼蠅。

    我們來到街上,劃玻璃,買雞。小池問我要買多少,我說到:“就買這些大的,五公五母,加上這籠子,我們一起帶回去。”

    小池跟人講價,我沒興趣聽她與大嬸的嘰裏呱拉的方言,我來到劃玻璃的店子,將劃好的玻璃在袋子裏裝好。然後,又到一個藥店,買些常用藥。

    我買了一根扁擔兩個桶,一頭將零碎的東西放在兩個桶上算是一頭,另一頭,就是巨大的雞籠和那十隻雞了。

    小池走我前麵,拿著一根棍子探路,我在後麵,雞子亂叫中,終於走到了屋前。

    我在路上,看見不遠處有一籠竹子,這可把我高興壞了。在屋內將東西放下後,我先讓小池拿點水和米味雞,但不要顧全把雞放出來。我拿著刀,跑到那個竹林,砍了兩根竹子,拖了下來。

    小池在一個大盆子裏洗衣服,我得先考慮晾衣服的位置了。鋸了兩節竹子,院壩邊上挖了兩個洞,以竹作樁,牽上繩子,就是晾衣架了。

    她一邊洗,我一邊剖竹做雞窩,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話。

    “莊哥,你這竹子,好像啥都能做一樣,它是萬能的嗎?”

    “在我們四川,如果要搬家,或者分家立戶,必須先栽一籠竹子,這是農村的寶貝,缺少不了。”

    “為什麽要做雞窩呢?”

    “給它們一個家,遮風擋雨的地方。”

    “為什麽要買這麽多雞呢?”

    我抬起了頭,望著她,老練地教訓到:“沒有雞沒有狗就不是家,這是農村的規矩。這也不僅僅是規矩,這還是需要。狗就是我們的保安,就是我們的伴。如果我不在家,隻有狗能夠忠誠地保護你。雞是農民的銀行,多買些沒錯。你想想,這五隻母雞,每天起碼要下三四個蛋,我們的早餐不就有了?公雞是我們肉食的來源,沒有冰箱,也不能指望每次都上街買,如果下雨怎麽辦?來客人了,嘴讒了,殺隻雞,可以飽餐兩天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