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個傳奇人(1/5)

    我遇到的騙術已經夠多了,不敢輕易相信任何東西。比如最早在武漢流浪時,遇到的那個街頭算命的江湖中,幾乎可以算民間騙術大全。後來斷手人用一個地煞符,不僅讓我和班長緊張了半天,而且許多搞騙術的江湖術士也信以為真了。然後就是吳某冒充所謂郭大師,差不多騙了好些權高位重的、知識淵博的人。這些人中,有些比我聰明、有些讀的書比我多、有些有大量成功的經驗、有的本人就在江湖上行走。要說邏輯推理能力、見識經曆廣度、知曉了解範圍都有超過我的人,他們都上當了。那麽,如何鑒別一件東西的真偽呢?反複實踐,就像我用易經算命一樣,反複驗證,就像朱先生治病一樣。

    我不肯輕易進入哪一個門派,是因為上當太多。雖然我對所有門派都抱有好奇心,但尋求驗證的心更強列。

    我問劉大哥:“如果說你教我們打坐的方法屬於前行,那麽,如果不入門皈依,是不是就沒有什麽用呢?”

    我問這個話的邏輯是:如果不學漢字,那麽學漢語拚音的意義在哪裏呢?

    “有用。”劉大哥肯定地答複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幾乎所有學說,都推崇身靜心靜的作用。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非寧靜無以致遠。道家也有歸根曰靜、靜曰複命的說法。儒家也要求正心誠意。身靜才能心靜,這個道理是相通的。我們整天的思維情緒在紛亂中打岔,沒給我們本來的智慧留下空間,不利於我們的思考和觀察。你沒聽說:每臨大事有靜氣嗎?我們教你們靜坐的方法,是調伏身心的無序運動,達到身心俱靜的目的,對你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有巨大好處,你們在今後的生活中堅持實踐,好處自己就體會得到。”

    他所說的道理也不是新鮮的奇談怪論,都是以前我所接觸過或者思考過的。從道理上講,是這樣。但光有貌似自洽的理由,並不能讓我產生信仰,絕知此事要躬行,必須通過實踐來驗證。

    此時,好奇心又開始占上風,我繼續問到:“像你們這個教派,除了正式皈依入門外,之前除了前行以外,還有什麽準備活動呢?”

    “貫穿於整個修行的預備、開始和最後成就階段,還有另外一種實踐,叫做加行。也就是修行的助力、外因或者條件,就像你要長跑,得有一雙好鞋子吧,得有人加油吧,得補充水分吧,得營養充足吧等等,凡是促進修行的事項,都可以叫做加行。比如放生、禮佛、齋戒等等,這些都是加分項,對高考錄取有重大影響。”

    他用高考打比方,形象生動。雖然劉大哥平時話少,但講起佛法來,卻是神采飛揚。

    妍子對大姐的去向興趣未改,她問到:“你是說大姐到了雞足山,叫什麽寺,在哪兒呢?”

    “雞足山祝聖寺,就在大理邊上,距離這也不遠,坐車三個多小時就到了。”

    大理,我們就是從那裏來的啊。我和妍子到過的崇聖寺三塔,我是難以忘記的,因為,在翠華山碰到的那位吹口琴的大姐,曾經在這裏出現過。

    我問到:“大理不是有個崇聖寺嗎?這與雞足山那個祝聖寺,有關係嗎?”

    “有關係,都是因為一個人,虛雲老和尚,這位近代佛教史上偉大的人物,不要說這兩座寺廟因他而興盛,就是整個雲南近代的佛教,也因他而興盛,甚至,近代中國佛教的保留與興盛,也與他的努力有莫大的關係。”

    這不是我第一次聽到虛雲老和尚的名號了,難道,這樣一個著名的人物,在雲南留下了不平凡的經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