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六十八章 夢的藝術史(4/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裏的句子,表達個人思鄉情懷。”

    我還要背下去,被她阻止了:“停,這不是賽詩會,可以了,要一直背下去,我倆都得廢!你看出,他們要表達什麽嗎?”

    “老師,我覺得,他們隻是在表達個人情感。”

    “回答正確,我隻問你,美不美?”

    “美”我不忘調皮一下:“像你一樣”。

    “討厭”她的表情還是很受用,繼續說到:“到了宋詞時代,關於夢的描述就更細膩了,最讓我感動的是蘇東坡悼念忘妻的那首《江城子》,你記得嗎?”

    “昨夜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我每次讀到這裏,都浮現出具體的畫麵,被蘇軾的情緒所感動,這次也不例外。

    “這首詞是宋代最好的悼忘詞,通過對夢的描寫,細節表現出真實,真實表現出感動的力量,在藝術上代表了宋詞的最高境界。”

    “別忙,老師,您重複一遍,這麽重要的東西,我要記筆記”戲要演就要演足:“哎,我的筆記本呢?”

    她邊笑邊說:“嚴肅點!我們正上課呢!”

    我們都整理了一下情緒,喝茶片刻,她繼續說到:“到了明清時期,隨著演義、話本、小說的流行,對夢的記述就越來越具體了,當然,從邏輯上說,越具體,內涵越大,其思想性的外延就越小,但是其藝術感染力也更為明確了。”

    “請舉例說明。”這時師生關係反轉了,我仿佛成了老師在問學生。

    “好的,莊老師”她轉換得也快:“比如,我最欣賞的戲曲《牡丹亭》就是描寫夢的,這個夢故事漫長、細節生動、情節曲折、想象豐富,是作者對美好女性和美好愛情的寄托,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真正的愛情是美好的,值得人們去追求,哪怕隻是在夢中,也會給人生增添不平凡的色彩。也許,作者還想表達這樣一層意思,在現實中無法找到純粹的愛情,隻有在夢中才能實現吧。所有現實都是悲劇,因為悲劇就是把美好打破了給你看!”

    望著她自說自話,漸漸沉浸在自我的世界,我覺得她真是一個有思想的人。但我得把她拉回來:“你為什麽對《牡丹亭》如此鍾愛?”

    她回過神來,對我笑笑:“我小時候家鄉有個昆劇團,演出過這本劇,我看過,至今難忘。”

    “那你為什麽不寫下去呢?”我覺得這是個好題目。

    “主題太大了,我駕馭不了。你想,單純從資料收集的角度,你要對中國的文學史有廣泛的了解,在總結論據時,又經常會發現一些意外的事實,比如,宋代文人稼軒、陸遊等,他們描寫的夢也有關於人生、國家的大主題,你剛才舉的子建的《洛神賦》,也有愛情和個人感受的小主題,如果作為學術論文,別人很容易反向證偽,結論經不起推敲,很難通過的。”

    “所以,你就改選題了,一定是比較容易、比較狹窄的主題吧?”

    “滅掉你的念頭!”小池瞪我一眼:“休想從我這裏打聽我畢業論文的事!”她又討好地遞我個眼神:“身體的念頭也要滅掉,你懂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