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二十一章 轉移新陣地(2/3)

    由於自己的出生貧窮,與生俱來的對於錢的渴望讓我選擇了一名教授的經濟學課程,他每周四開課,最關鍵的一點是:五道口金融學院,離我住的地方近。

    這是一個所謂的企業家培訓班,我不知道李茅是通過什麽渠道給我搞到這個聽課證的,反正,看看這些中年男女們的衣著車輛等,都是有錢人。也許,這是我今後的市場?

    其實,他這個課屬於麵向一些暴發戶老板的經濟學原理課,就是利用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教材,向他們介紹需求價格曲線等簡單的分析方法。

    這是典型的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這個理論天真地認為,當價格上升時,需求就下降,反之亦然。這是它的基本思想。但當有不適應現實的情況出現時,這個理論就打補丁。比如,這個理論可以解釋當蘋果價格上漲時,蘋果的銷量就會下降,因為替代產品梨子的銷量上升了。當無法有替代產品時,比如鹽,無論你價格多高,其銷量變化是沒有明顯改變的。為了打這個補丁,它就引入價格彈性這個概念。並給出了許多商品的彈性係數,認為,鹽的價格彈性是最低的,而有替代品的商品,比如某個水果,其價格彈性就高。

    這個理論還認為,充分競爭有利於社會總體福利的最大化。比如你在有充分競爭的集貿市場,總能買到最低價格的蔬菜。比如你在淘寶商城,各種打折優惠層出不窮。但是,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低價競爭往往帶來質量降低、粗製濫造,甚至造成環境汙染、地溝油現象,這個理論為了打這個複雜的補丁,就引入一個貌似包羅萬象的概念:外部性。

    與競爭相對應的是壟斷,但自來水管道、電力輸送等行業,難道要浪費巨大的基建資源,搞幾家重複建設來形成競爭嗎?不可能。為了解決這個理論缺陷,它引入了一個補丁性概念:自然壟斷行業。

    也許對微軟係統有使用經驗的人來說,打補丁是它的常態。但在基礎理論上,經世濟民的學說來靠打補丁自圓其說,我不敢苟同。

    但是,上這個班,對我有莫大的意外,就是土豪聚集中,我發現了商機。

    中國近幾十年的曆程,就是大水撈浮財的過程,許多土豪在洪水中撈財,他們對自己發家的原因並不是很明白,他們看見浪來了、財來了,但不是知道浪為什麽來,下次浪從哪裏來。麵對這種情況,他們往往有兩種選擇:一是學習知識,想通過知識來了解為什麽;二是求神算命,想通過神秘的力量來尋找答案。

    我想,從邏輯上說,發財的路徑有二:一是創造出財富,這是增量思維,“發展就是硬道理”,比如實業、科技等;二是把別人的財富拿到自己手中,這是零和遊戲,比如傳銷、賭博等。第一種思維是社會正能量,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

    經過接觸,我發現很多土豪在發家時往往二者兼有,這造成了他們麵對良心和麵對未來的不安定感,他們與其上這經濟學課,不如找心理谘詢或算命來得更為直接。

    經過我的研究,從縱向上看:我發現曆史上經濟學家很少有發家致富的,以其昏昏,難以使人昭昭。從橫向上看:目前在美國很出名的經濟學家,出生南美的最多,恰恰是南美的經濟近些年表現最差,這是為什麽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