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化過程中農民意識的變遷

第4章(1/2)

    在中國人經受西方衝擊的時候,固然痛苦難堪,但由於自身的學識和見識,上層精英還是比較容易容忍西方觀念對中國傳統價值的衝擊,相當一部分縉紳能夠對西方的介入采用現實主義的態度,就是冬烘的鄉紳,對洋教反得早,收兵罷手也早,極少數的先進分子,在失敗的刺激下,甚至饑不擇食地拿來西方的工具理性來填充和界定傳統的倫理綱常體係。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諸人,僅僅了解了那麽一點點“極幼稚的西學知識”,就眼裏“無君無父”(有《大同書》、《仁學》為證)譚嗣同用一知半解的“以太”解釋“仁”,康有為再加上一個莫名其妙的“電”,雖然操作起來還是“尊王變法”,但心術已經不正了。湖南“劣紳”葉德輝、蘇輿作《翼教叢編》,罵康有為“其貌則孔,其心則夷”,從對儒學傳統的忠誠上講,也未必沒有幾分道理。後來很招了些非議的“改良派”尚且如此,他們以後的先進分子就更不消說了。相形之下,農民就沒有這麽輕鬆。簡單地說,讓他們推翻乃至殺掉某個具體的皇帝並非難事,但去掉他們意識深處的皇權理念則難如撼山。當大傳統陷於困境的時候,並不會一下子喪失其對小傳統的指導地位,農民的價值依賴異常頑固:他們怎麽也不願意相信千百年的“老理”怎麽會一下子講不通了?同是黃皮膚的中國人,沾了洋人的邊就可以聖賢不遵,祖宗不拜,菩薩不信,湊份子唱戲不出錢了?當他們一次次力圖以傳統的道義來恢複被洋人和洋教擾亂了的生活與風習時,卻每每莫名其妙地從有理變成了“無理”取鬧,昔日堂堂正正的“華夷之辨”、尊卑大義(信洋教的教民大多為從前地位卑下的“棄民”),居然變得像紙一樣蒼白乏力。農民的意識形態出現了前所未遇的缺憾和困窘,最後,作為沒有辦法的辦法,農民隻好轉向原來處於邊緣狀態的非正統成份求助,推出諸如迷信、符咒和巫祝等等,作為精神武器來抵擋西方入侵者。這些品位更低,更為荒誕的精神代用品,居然風靡一時,甚至得到一部分頑固落後的士大夫的信奉,自然,結果可想而知。當農民最後的精神法寶失靈,同時飽受先進分子的抱怨指責以及頑固的上層的背信棄義唾棄時,他們已經領受了雙重的價值失落。曾使魯迅先生受到強烈震撼的農民六神無主、麻木呆滯的精神狀態,顯然與這種雙重的價值失落有關。然而,從積極的方麵說,經曆了這樣長期而慘痛的磨難之後,中國農民方才進入近代化的臨界狀態。盡管他們為此付出這樣大的代價並非曆史的必然。

    四

    1840~1920這八十年間,中國農村社會結構出現了一係列變化。首先是納捐、軍功撐開了仕途之門,縉紳階層素質下降,原先皇權與鄉紳這樣雙層架構的政治格局變得繁複而紛亂,政治變得更加赤裸裸,無複有道德掩飾,原來結構中的製衡機製漸次喪失,鄉村政治向著不利於農民的方向惡化。最後,隨著科舉製的變革直至消亡,進入仕途,跳出龍門與“洋學”發生關係,農村中的優秀分子紛紛湧入城市(在那裏才可以接受西學教育,或者找到出路),鄉村政治愈加不堪,隨著農村的破產日益加劇,流民階層空前膨脹,庚子以後,中國政治無序化趨向加劇,清王朝垮台,流民階層的上層以軍閥、流氓身份上翻進入統治層,鄉紳則開始武化、惡霸化、流氓化,鄉村的破敗與社會秩序的紊亂都臻於頂點。中國農村的近代化陷於一個日益惡化的政治經濟環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