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癢

第2章(1)(1/2)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句話我們常說,但自從王朔以後,這話多少有了點兒戲謔的意味,說的人好像已經不太把它當真了。其實,就我個人的體驗來說,這話還是有道理的。一個單位裏,大家私下議論起來,哪個人有本事,哪個人不行,哪個人隻是賣嘴,走上層路線,甚至於哪個領導如何,能幹不能幹,貪還是不貪,或者比較不貪,基本上一清二楚,比美國最牛的民意調查機構的數字還準。可是,這些隻是私下的意見,是隻有進到某個圈子裏才能聽到的意見,如果一旦到了公開的環節,事情就變了。

    領導到基層作調查研究了,開座談會。明明私下裏意見一堆的群眾,到這時候,一下子都規矩了起來,大家說的,淨是領導想聽和愛聽的,稍微有點兒不一樣的聲音,也大多無關痛癢,於是主持者總結,領導講話,圓滿結束。許多年前,我在一個很小的學校教書,某年不知怎麽就被選成了教代會的代表,在討論校長報告的時候,大家議論紛紛,意見大極了,可是輪到表決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把手高高舉起,表示讚成,隻有我一個人投反對票,在黑壓壓的一群人中,隻有一隻手,從來不知道害怕的我,感覺到了壓力。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我們的群眾變成了兩麵人,隻要不是活不下去了,決不在公開場合說實話,成了一種金科玉律,所有的人,包括剛出校門的學生,都無師自通地遵行著。在所有的公開場合,無論是開會還是喝酒,領導聽到的,都是他愛聽的,當然喝酒的時候,馬屁拍得一定特別露骨而且肉麻。就是這些肉麻的拍客,隻要換個地方,對同一個領導,嘴巴裏就會冒出一串又一串特別惡毒的語言來,轉換之快,連開關都不用摁。

    其實不是所有的領導隻要聽好聽的,他們有時候也需要聽一點兒“建設性意見”,他們也是人,也知道自己的施政,未必十全十美,也需要下麵的人提個醒,也好彌補缺陷。但是可惜的是他們聽不到,聽到的隻是讚美,如果真的要提意見,最多不過是太不注意身體之類馬屁性批評。久而久之,領導習慣了自己的正確,如果地位足夠高,還會習慣自己的英明偉大。

    當然,群眾害怕,害怕領導打擊報複,害怕領導給穿小鞋,害怕領導不高興,領導一高興,什麽危險的事情都可能發生,所以,咱還是算了吧。盡管,現在已經沒有了批鬥大會,沒有了群眾專政,而且,也早不是一個單位定終身,可以人員流轉,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但是,大家還是怕。隻是怕的同時,意見還特別多,絕不肯學金人三緘其口,於是,我們的世界就變成了私下怨氣衝天,明麵裏風平浪靜,形勢一片大好的局麵。隻不過,私下裏的怨氣,有時候也會變成一封又一封的匿名信,或者更加險惡的玩意兒,讓領導時不時地陷於麻煩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