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醫二代

773.過命的交情(3/4)

    ØCPI已經徹底改變了NSCLC的治療,大多數新診斷的晚期NSCLC患者適合使用PD-1或PD-L1抗體進行治療,無論是作為單一療法還是聯合療法。穀

    ØIMpower150研究旨在評估PD-L1阻斷與化療和抗VEGF的免疫調節作用的臨床益處。總共1,202名患者被隨機分配到三組之一接受:阿特珠單抗加卡鉑-紫杉醇,阿特珠單抗 貝伐珠單抗 卡鉑-紫杉醇,貝伐單抗加卡鉑-紫杉醇。

    Ø與接受BCP治療的患者相比,接受ABCP治療的患者的PFS和OS得到改善,ORR(次要終點)也有所增加(分別為64%與48%)。無論PD-L1表達水平、基線肝轉移的存在和EGFR/ALK基因改變。

    Ø相對於BCP,ABCP治療顯著改善了EGFR突變或肝轉移患者的PFS和OS,但在這些重要的臨床亞組中,ACP方案與BCP相比並未顯示出改善的PFS或生存率。

    這些數據表明,除了atezolizumab和化療外,還需要通過抑製血管生成和逆轉TME中VEGF驅動的免疫抑製的貝伐單抗,以在攜帶EGFR突變或肝轉移的NSCLC患者中釋放臨床有效的抗癌免疫。

    ØPD-(L)1和VEGF通路的聯合阻斷代表了癌症治療的重大治療進展。VEGF的免疫調節作用現在已被臨床前和轉化研究以及隨機臨床試驗的數據充分描述,為繼續研究整個癌症譜的抗VEGF和免疫檢查點療法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由。正在進行的試驗將繼續辨別支持這種治療方法的免疫機製,並將進一步描述這種方法治療癌症的臨床益處。

    目的:盡管EGFR酪氨酸激酶抑製劑(TKIs)在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的作用已經確立,但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耐藥性,治療方案很少,尤其是在EGFRT790M陰性耐藥的NSCLC中。

    實驗設計:我們對59例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TKI耐藥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了全外顯子組和轉錄組分析,以表征和比較T790M陽性(T790M )和陰性(T790M-)疾病中介導耐藥性的分子改變。

    結果:轉錄分析顯示,在T790M腫瘤中,腺癌家族基因的表達普遍缺失,多重免疫組化的正交分析證實了這一點。T790M-腫瘤具有豐富的基因組特征,如TP53突變、3Q染色體擴增、全基因組倍增和非老化突變特征。幾乎一半的耐藥腫瘤被進一步歸類為免疫性腫瘤,臨床結果取決於免疫細胞浸潤狀態和T790M狀態。最後,使用貝葉斯統計方法,我們探索了如何使用綜合的基因組和轉錄圖譜來預測T790M-和T790M 疾病。

    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激活EGFR基因的驅動突變代表了最常見的可操作的治療改變。EGFR酪氨酸激酶抑製劑(TKIs)是晚期或轉移性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的標準藥物。先期治療模式包括第一代(1G;erlotinib,gefitinib)、第二代(2G;afatinib,daitinib)或第三代(3G;osimertinib)EGFRTKI,單獨或與其他療法聯合使用。然而,盡管應答率高達80%,但在中位數10至17個月(1至4個月)後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耐藥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