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醫二代

605.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1/4)

    <><><><>【本該是昨天晚上發的,睡著了,痛失全勤T-T】

    “跳了!跳了!”6組各24隻小白鼠全都抽搐、驚躍起來,包括杜雨蒼、龔嶽亭、施溥濤等幾位中國當時頂尖的生物化學家在內,現場一片歡騰。

    這是1965年9月17日清晨,驚厥實驗表明,中國科學家製成的人工胰島素生物活性達到天然胰島素活性的80%。這表明,在長達數十年的國際競爭中,中國科學家第一個取得了人工胰島素結晶。

    這被視為在屠呦呦以發現青蒿素獲獎前,中國人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一次。但這個成果最終落選,錯失的原因也仿佛烙著時代印記:

    1959年底,當我們率先完成胰島素的拆、合,為了避免“帝國主義”同行利用該發現而率先完成人工合成胰島素,科學院等機構的領導選擇“保密”,沒有讓文章發表。一年多後,美國科學家安芬森得出了類似結論,並借此獲得1972年的諾貝爾獎。

    中間成果一路“保密”,當中國人終於在1965年底第一個取得了人工胰島素結晶,並在1978年以此正式“申諾”時,這個成果卻因經濟實用性不足、啟發性較低等原因落選。

    “鑒往是為了知今。”在北京大學糖尿病論壇上談起這段往事,中國科技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係特任教授熊衛民自豪和惋惜之情同生。在大量查閱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等單位的有關檔案,與鄒承魯、張友尚、杜雨蒼、施溥濤等當事人深談後,熊衛民較為詳細地還原了這段曆史。

    總理駐足、三度“保密”,

    中間成果錯失諾獎

    合成胰島素這個決定的“前身”,是“合成一個蛋白質”。而這個決定,是1958年“***”運動中,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放出的“科學衛星”之一,理由是偉大革命導師恩格斯曾經說過:“生命是蛋白體的存在方式”。

    最初目標完成時間被設定為20年,但群眾討論會上,所裏熱情的年輕人又把完成時間一下縮減為5年。課題還未完全確定之時,就被放在上海市科學技術展覽會上展出,負責畫展板的徐羅馬先生將合成蛋白質理解為合成生命,就將該課題畫成一個站在三角瓶裏的小娃娃。

    展會上,***總理被這幅漫畫吸引,“這項工作啥時能完成?”總理問,“5年是不是太長了?”

    很快,合成蛋白質的課題被列入全國1959年科研計劃(草案),由生化所的一種“科學暢想”轉為“國家意誌”。究竟合成什麽蛋白質呢?當時已確定了一級結構的蛋白質隻有胰島素一種,沒有別的選擇。於是,生化所最終在1958年底確定了人工合成胰島素的課題,指標也一再提前,由最初的五年改為四年、三年、二年,最後大家鼓足幹勁,決定把這項工作作為1959年國慶十周年的獻禮。

    當時,在美國的維格納奧德和英國的桑格分別於1955年和1958年以胰島素相關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獎後,人工合成胰島素就成了一項世界性的熱門課題。據國外媒體報道,1955-1965年間,在世界範圍內共有10個研究小組在進行胰島素的人工合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